Nat Commun:核酸结合蛋白SFPQ通过促进组蛋白H1表达抑制EB病毒裂解再激活
eb病毒(EBV)采用潜伏期和裂解性再激活的两阶段生命周期,感染全球95%以上的成年人。尽管它在EBV持续性和肿瘤发生中起着核心作用,但关于EBV潜伏期是如何维持的仍不清楚。
B7-H3 ADC新药II期研究出现5例患者死亡
在这项研究中,有5例患者死亡。其中,2mg/kg剂量组1例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研究者认为与药物无关);2.7mg/kg剂量组中出现4例患者死亡,1例心脏骤停(研究者认为与药物无关)。
Mol Psych:首次实现在单细胞水平上对TREM2 R47H遗传变异影响的深度解析
此项研究首次以如此精细的尺度全面审视大脑,使得研究者能更深入理解TREM2 R47H突变对特定细胞类型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全球首款:第一三共B7H3 ADC启动III期临床实验
I-DXd是首款进入III期阶段的B7H3 ADC,研究结果显示21例晚期SCLC患者经过治疗后,确认的ORR为52.4%,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5.9个月。
Cancer Cell:新研究揭示胰腺中的MSI阳性干细胞是多种胰腺癌亚型的共同起源
虽然大多数胰腺癌被归类为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但也存在其他几种亚型。
研究发现MCT1乳酸转运-丙酮酸代谢-H3K27乙酰化-AID高效转录这一全新信号轴在B细胞抗体类别转换和红斑狼疮疾病中的作用
论文揭示MCT1缺失引起B细胞发生代谢重塑,消耗丙酮酸进行氧化磷酸化代谢,导致组蛋白H3K27乙酰化修饰降低,进而抑制AID蛋白的表达,最终造成B细胞抗体类别转换受损,类别转换的IgG型抗体产生受限。
Cancer Discov:新研究表明破坏SUV39H1 基因有望改善CAR-T细胞疗法的抗癌效果
CAR-T 细胞疗法是一种强大的免疫疗法,它已开始彻底改变癌症治疗。这种细胞疗法由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首创,涉及对患者的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之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然后,这些CAR-T
科学家们揭示了LINC00922调控的H3K27cr在促进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一种新的调节功能
最近发现了一种翻译后修饰,称为赖氨酸巴豆酰化(Kcr),已在人类和小鼠细胞观察到。研究发现Kcr在干细胞、精子发生、急性肾损伤、HIV潜伏期、自噬、DNA修复和癌症进展分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H3K9ac在癌症细胞中因热休克而降低的机制
生物体可能会受到不同形式的压力,包括突然的温度升高。热休克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和病理应激,它触发了一种古老的信号通路,诱导细胞中热休克或热应激蛋白(HSPs)的瞬时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