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enistin:一种新的雌激素类似物靶向ERβ缓解血小板减少症

本研究表明,genistin能够直接作用于ERβ,通过ERβ/PI3K/AKT和ERβ/MEK/ERK影响血小板生成过程,从而改善辐射损伤后的血小板减少反应。

2024-05-04

最新Cell论文发现,衰老相关血小板分化通路或是罪魁祸首

该研究揭示了衰老富集血小板的细胞起源和机制,为靶向造血干细胞(HSC)和巨核细胞祖细胞(MkP)来调控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反应性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治疗机会。

2024-05-22

Cell揭秘l: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干细胞产生高反应性的次级血小板群体,导致凝血加剧

本研究发现了迄今的第一条年龄特异性造血干细胞分化途径。

2024-05-29

Nat Immunol:神秘分子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浮出水面,为非阿片类止痛药的研发开启了全新路径

本研究不仅揭示了疼痛调控中的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网络,为理解不同疾病状态下疼痛调节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开发创新疼痛疗法,特别是针对目前难以治疗的慢性疼痛类型,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向。

2024-06-17

STTT | 中山大学附黄辉团队揭示血小板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C677T基因型对叶酸预防脑卒中疗效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同时考虑高血压患者的 MTHFR C677T 基因型和血小板活化参数,确定最能从叶酸治疗中获益以降低首次卒中风险的亚群。

2024-05-15

Immunity | 周波/王前飞/程涛/李玥莹/程辉团队发现造血干细胞分化路径决定巨核细胞/血小板的功能多样性

该研究构建了能够区分通过直接和逐步分化途径产生的造血细胞的遗传系统,通过该系统比较了不同途径产生的MKs的数量和功能输出。

2024-03-08

Nature子刊:陈佺/李艳君团队等揭示血小板激活因子介导铁死亡并导致急性肾损伤的机制

研究揭示了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PAF样磷脂(PAF-LPL)介导了同步铁死亡,并导致了急性肾损伤(AKI),而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酰水解酶2(PAFAH2)能够抑制同步铁死亡以改善急性肾损伤。

2024-02-03

研究人员发表关于肿瘤进展过程中血小板的综述文章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聂广军与李素萍团队,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了肿瘤进展过程中血小板的动态作用及治疗意义。

2023-12-06

Nature系列综述:聂广军/李素萍团队总结血小板在癌症进展中的动态作用及其治疗意义

血小板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深入研究肿瘤驯化血小板促进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精准特异的靶向血小板治疗,有望提供全新的肿瘤治疗方案。

2023-12-07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肿瘤细胞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在肿瘤转移中的机制

恶性黑色素瘤(MM)是全球癌症控制面临的严峻挑战,到2040年,其死亡率将上升至约68%。血流扩散以及随之而来的肺、脑或其他血液转移成为MM死亡的主要原因,其5年生存率为4.6%。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