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诺菲创新靶向纳米抗体药物可倍力®(注射用卡拉西珠单抗)在华获批,治疗免疫介导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11-05 16:28
近期,由梅斯健康发起,欧彼乐(Opella)和京东健康共同合作形成的《退热药物实用指导》手册正式发布。
今日,赛诺菲宣布旗下创新药物可倍力®(注射用卡拉西珠单抗,英文商品名:Cablivi®)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与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疗法联合治疗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也称为免疫介导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TP))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40kg的青少年患者。作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且唯一靶向治疗iTTP的纳米抗体药物,可倍力®可实现更快速的疾病控制,减少相关死亡、恶化或重大血栓性事件,预防复发,为患者提供更为高效、安全的治疗选择[1],[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急性、可危及生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年发病率为2~6/百万[3],是一种超级罕见的疾病,目前已被纳入我国《第二批罕见病目录》。iTTP是TTP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约占TTP总例数的95%[3],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引起的严重出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和意识紊乱、头痛、失语等神经精神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面临发热和肾脏损害[3]。多数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如不能及时治疗死亡率高[3],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表示:"得益于国家对临床急需罕见病治疗药物优先审评的支持,可倍力®在中国驶入审评‘快车道',从递交申请到获批仅用时6个月。此次获批将为中国iTTP患者带来突破性治疗方案,并开启精准靶向纳米抗体治疗新时代。作为全球罕见病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赛诺菲见证并亲历中国罕见病事业二十多年来的长足发展,我们将持续践行‘追寻科学奇迹,焕发生命光彩'的使命,携手各方伙伴,满足中国患者迫切的健康之需。"
目前iTTP治疗中,治疗性血浆置换(TPE)和免疫抑制治疗(IST)为核心疗法。然而部分iTTP患者仍面临TPE和IST无效的困境,治疗后死亡率仍高达20%[4],治疗有效的患者也有30%~50%左右会复发[5],还有一些患者在停止血浆置换后,数周内疾病恶化[6],或受到TPE相关并发症困扰[7]。
卡拉西珠单抗是靶向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纳米抗体药物,通过阻断vWF与血小板的结合,从而抑制自发性血小板黏附,预防微血栓形成。相较于传统抗体,纳米抗体具有分子量小、稳定性及亲和力高、能够结合和阻断具有挑战性的靶点等优势[8]。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纳米抗体药物,卡拉西珠单抗独特的创新机制有助于减少iTTP死亡、恶化或重大血栓性事件的发生。
华中科技大学血液病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胡豫教授表示:"iTTP的患者急性期通常每天都要接受数小时的血浆置换治疗,即使经过大量血浆置换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或复发,对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卡拉西珠单抗通过阻断vWF和血小板结合,抑制微血栓形成,靶向治疗iTTP,帮助实现快速的疾病控制,减少了患者急性期血浆置换的使用,并可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减轻患者和社会的治疗负担和经济负担[2],有望改变我国iTTP治疗的整体格局。"
此次的获批是基于II期TITAN研究[1]和III期HERCULES研究[2],结果表明卡拉西珠单抗可直接、快速抑制微血管血栓形成,缩短血小板计数反应时间,通过降低iTTP恶化的风险以降低重大血栓性事件等相关并发症发作,减少疾病相关死亡,以及预防iTTP复发。*卡拉西珠单抗显著降低了导致微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性血小板黏附以及iTTP导致的死亡和并发症发生,降低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疗法无效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此外,卡拉西珠单抗可通过实现更快速的疾病控制,减少患者PE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极大降低治疗成本[2]。
[1]Peyvandi F, et al. Caplacizumab for Acquired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N Engl J Med 2016,374(6):511-522.
[2]Scully M, et al. Caplacizumab Treatment for Acquired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N Engl J Med. 2019;380(4):335-346.
[3]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2,43(1): 7-12.
[4]Joly BS, et 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Blood.2017,129(21):2836-2846.
[5]Page E, et 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diagnostic criteria, clinical features, and long-term outcomes from 1995 through 2015[J]. Blood Adv. 2017 Apr 6;1(10):590-600.
[6]Coppo P,et al. Br J Haematol. Prognostic value of inhibitory anti-ADAMTS13 antibodies in adult-acquired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 2006;132(1):66-74.
[7]McMinn JR Jr,et al.Complications of plasma exchange in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 a study of 78 additional patients[J]. Transfusion.2003;43(3):415-416.
[8]Bartunek J, et al. Novel antiplatelet agents: ALX-0081, a Nanobody directed towards von Willebrand factor.J Cardiovasc Transl Res. 2013;6(3):355-363.
*在接受血浆置换和免疫抑制治疗的背景下卡拉西珠单抗与安慰剂对照
关于赛诺菲中国
赛诺菲是一家研发驱动、AI赋能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焕发生命光彩并实现强劲增长。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赛诺菲于1982年便在中国建立了办公室,目前拥有从研发、生产制造到商业运营的端到端价值链,包括3家生产基地和4大研发基地,业务覆盖制药和疫苗。赛诺菲与中国同心同行,致力于将创新药品和疫苗加速引进中国,造福更多中国百姓,也为合作伙伴、社区和员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sanofi.cn,或关注"赛诺菲中国"微信公众号。
关于赛诺菲
赛诺菲是一家研发驱动、AI赋能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焕发生命光彩并实现强劲增长。凭借对免疫系统的深刻理解,我们研发的药物和疫苗为全球数百万民众提供治疗与守护,我们的创新管线有望惠及更广泛人群。我们秉持共同的使命:追求科学奇迹,焕发生命光彩;它激励我们锐意进取,全力应对当今时代最紧迫的医疗、环境和社会挑战,为我们所服务的人和社区带来积极影响。
赛诺菲前瞻性声明
本新闻稿包含1995年修订的《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中定义的前瞻性声明。前瞻性声明并非对历史事实的陈述。这些声明包括这些声明包括预测和估计以及其基础假设,涉及未来财务结果、事件、运营、服务、产品开发和潜力的计划、目标、意图和期望的陈述,以及与未来业绩相关的陈述。通常可以利用诸如"期望"、"预期"、"相信"、"打算"、"估计"、"计划"等词语,以及类似表达作为判定前瞻性声明的依据。尽管赛诺菲管理层认为该篇前瞻性声明中所反映的预期具有合理性,投资者仍需注意这些前瞻性信息和声明受制于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其中许多难以预测且通常不被赛诺菲所控制,这可能导致实际结果和发展与前瞻性信息和陈述中所表达、暗示或预测的信息存在重大差异。这些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研究和开发中固有的不确定因素,未来的临床数据和分析,包括产品上市后所获取的数据和所进行的分析,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或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等监管机构对任何药物、器械或生物制品申请是否以及何时批准的决定,以及对标签和其他可能影响该类候选产品可得性或商业潜力的事项的决定,批准的候选产品可能商业上不成功的事实,替代性疗法的未来批准和商业成功,赛诺菲从外部增长机会中受益,完成相关交易和/或获得监管批准的能力,续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待决或未来诉讼和这种诉讼的最终结果有关的风险,汇率和利率的趋势,以及波动的经济和市场条件,成本控制措施及其后续变化,以及流行病或其他全球危机可能给我们、客户、供应商和其他业务合作伙伴以及任何一方的财务状况带来的影响,也包括对我们的员工和全球经济带来的影响。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包括赛诺菲在公开呈报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法国金融市场管理局(AMF)的报告中已作讨论或明确的部分,其中包括列于表20-F的赛诺菲年度报告(截止日期2024年12月31日)中的"风险因素"和"前瞻性声明警示"。除非存在可适用的法律规定,赛诺菲不承担更新和修改任何前瞻性信息和陈述的义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