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 Adv:靶向作用新型分子机制或有望修复癌细胞中损伤的DNA

本文研究揭示了在DNA损伤修复和癌症进展过程中EZH2的功能微调PARP1活性背后的分子机制,这就为联合靶向作用EZH2和PARP1从而治疗癌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4-12-14

Nat Commun:DNA测序手段或能预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预后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3期试验中使用了强效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但使用AR-ctDETECT测试手段确定为ctDNA阳性的mCRPC患者的生存率或许较低。

2024-12-30

Aging Cell:DNA损伤或能作为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发生的关键因素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自发性的内源性DNA损伤或会促进年龄相关视网膜变性的标志出现。

2024-12-18

Nature:不良饮食引发肝细胞DNA损伤,破坏细胞保护屏障,增加肝癌风险

研究者指出,“从长远来看,糟糕的快餐饮食可能和吸烟一样危险。人们需要明白,糟糕的饮食不仅仅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表。它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细胞功能,甚至改变它们的DNA。”

2025-01-27

Mol Cell:HOXDeRNA 通过与基因组广泛结合激活癌症转录程序和超级增强子

HOXDeRNA通过rG4结构结合EZH2并招募到PRC2标记的基因组区域,从而去除PRC2对关键胶质瘤转录因子和超级增强子的抑制,最终激活多个癌症驱动基因,驱动星形胶质细胞向胶质瘤转化。

2024-11-07

靶向蛋白降解三大未来方向

分子胶降解剂作为一种TPD分子,因其结构上的灵活性,更容易被优化成临床候选药物;此外,二价降解剂的发展速度未来可能会超过一价分子胶。

2024-12-29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宋杰团队阐明环状单链DNA蛋白表达机制及调控新思路

环状长单链DNA不仅可以承载表达蛋白的基因序列,同时由于单链的可编程性、结构的多样性和独特的机械学性质也成为构建分子机器的优越材料。

2024-06-06

Nature Genetics:序列特征与药物疗效的巧妙结合:无义突变治疗的未来

该研究提供了大量关于PTC翻译贯通的实验数据,并成功构建了能够预测药物效果的模型,为未来的个性化治疗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09-01

DNA马达SMC可以改变移动方向,重塑对人类基因表达的理解

这项研究最终解决了科学界对SMC如何工作的各种相互矛盾的理论的困惑。早期的研究表明,SMC只能严格地朝一个方向移动,而其他研究表明,它们同时从两侧拉DNA。

2025-01-24

Nat Commun:新研究揭示RNA竟还能帮助细胞修复DNA双链断裂修复

Storici团队发现,RNA可以根据它与断裂DNA链的互补性,影响使用哪种工具。这意味着,RNA 除了是重要的蛋白生产信使外,在 DNA 修复方面还扮演着工头和工人的双重角色。

202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