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苑辉卿/初波团队发现FSP1调控CoQ10抵抗铁死亡的生化机制

该研究发现了铁死亡抑制因子FSP1的一种抑制剂——icFSP1,icFSP1表现出独特的作用机制,通过触发FSP1的相分离来促进癌细胞铁死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2023-10-05

JAMA:相比于药物TDF,药物TAF会增加暴露前预防使用者的心脏病风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南加州凯萨医疗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与替代制剂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TDF)相比,在服用暴露前预防(pre-exposu

2023-09-28

Science:揭示非甾体抗炎药如何加剧艰难梭菌的胃肠道感染

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全球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病因。为什么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

2023-08-23

Nature:人脑中的环状RNA是为神经元身份和神经精神疾病而定制的

总体来说,成瘾相关基因优先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产生circRNA,自闭症相关基因优先在锥体神经元中产生circRNA,而癌症相关基因优先在非神经元细胞中产生circRNA。

2023-09-26

Cell Stem Cell:科学家开发出首个人类大脑信息高速公路特殊模型

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开发了这些神经束的类器官模型。

2024-05-12

《科学》:服他汀,易贫血!全球首个真实世界数据研究表明,使用他汀类药物与缺铁性贫血风险升高5倍有关

首尔国立大学科学家使用韩国国民健康保险局(NHIS)提供的近5万人队列数据,对他汀类药物的潜在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会显著增加缺铁性贫血的风险,风险高达5.04倍。

2023-11-06

Nature:复旦大学马剑鹏团队开发智能算法,大幅提升冷冻电镜蛋白结构解析分辨率

作为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顶尖团队,由诺贝尔奖得主 Micheal Levitt 教授和马剑鹏教授领导的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聚焦基础科学、交叉学科及源头底层技术,致力于推动生物大分子结构实验测定

2023-10-13

《柳叶刀》:科学家首次发现,每天3分钟剧烈运动,即可对降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死亡风险产生益处,20分钟效果最佳,可降低21%!

对于没有确诊的人而言,适量的高强度运动可以降低痴呆风险,但是持久的过度体力活动可能对认知也有伤害;对于已经确诊痴呆症的患者而言,中高强度运动可能不会带来益处。

2024-02-22

Nature:复旦大学阐释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抑郁症风险的神经机制

最后,研究团队进一步整合生活方式、抑郁、遗传、脑结构和免疫代谢等多方面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刻画这五个维度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系统阐释生活方式降低抑郁症发病风险的神经机制

2023-09-13

Cell | 是什么决定了细胞的大小?

在分裂后细胞中,多细胞生物中细胞大小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分裂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产生的。这种细胞大小多样性的生成需要启动生长程序的机制,以及确定适当生长量以终止该程序的机制。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