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邓子新团队受邀撰写NPR封面文章——迭代式Ⅰ型聚酮合酶的结构酶学
尽管在近20年里,人们对于type I iPKSs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其复杂多变的编程式催化现象依然难以预测。然而,基于人工智能的Alphafold2
第四军医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工程化外泌体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和年龄相关疾病的有希望的方法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以血脂异常和慢性炎症为特征的普遍血管疾病。尽管使用了预防性降脂和抗炎治疗策略,但仍然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最近的研究表明,斑块中衰老细胞的显著积累与斑块不稳定性呈正相关。
Nature:科学家们开发出“可注射的组织假体” 有望为再生受损肌肉/神经提供新途径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生物材料技术和康复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其能通过采用导电水凝胶形式的“可注射组织假体”与机器人辅助的康复协同结合,从而来愈合机体的肌肉损伤。
研究人员首次创建工程化外泌体实现类性别关键基因精准调控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邵长伟研究员团队通过创建工程化外泌体靶向递送功能分子(miRNA)至鱼体性腺,实现了对性别关键基因的精准调控。
【下周开幕】30位院士\PI\研究员重磅加盟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邀您共议肠道菌群产学研用一体化!
由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复旦大学微生物组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微生物发育与健康研究中心、究本科技、生物谷联合主办的2023(第九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研讨会16-17日即将召开!
研究揭示低磷激活独脚金内酯途径调控水稻株型和养分吸收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系统解析了低磷激活独脚金内酯途径进而调控水稻株型和氮磷吸收的机制,为改良水稻在低磷环境中的株型、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这一成果有
长达数十年的随访数据表明,学历越高终生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低,健康寿命越长
在中年男性中,与大学毕业者相比,高中以下、高中和高中后继续受过教育但未获得学历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竞争危险比(HRs)分别为1.58、1.30和1.16;在女性中,这组数据分别为1.70、1.19和0.
两篇Science论文揭示六聚体核小体激活染色质重塑酶机制
1983年,科学家们发现了六聚体核小体(hexasome)---一种帮助细胞包装DNA的独特分子结构。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Sebastian Eustermann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