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复旦大学邵志成团队开发人类大脑类器官及脑组织冷冻保存新技术
该研究能够在将来显著减少了神经类器官的制备时间和成本,并能维持活体人脑组织的病理特征,便于各种神经类器官和活体脑组织的大规模存储,促进脑科学基础研究、神经类器官移植治疗和药物评估与筛选。
2024-05-18
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解读科学家们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改善多种人类疾病的研究!
新研究利用人工智能破解基因调控密码、一种新型人工智能策略或有望帮助识别新的免疫疗法靶点、科学家成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脑肠轴”来改善阿尔兹海默病的疗法
2024-05-29
著名期刊发表论文,作者使用 ChatGPT 写引言并忘记删除提示语 —— AI智能工具是“辅助”而不该成为“替身”
我们到底该不该使用 ChatGPT 这类工具进行科研写作呢?笔者想从以下三个问题来和大家一些深入讨论一下。
2024-03-19
Cell:利用新开发的显微镜技术FLASH-PAINT观察复杂的细胞内部运作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革命性的显微镜技术——“FLASH-PAINT”,它为我们揭开单个细胞内部运作的神秘面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
2024-05-01
Nature:超声技术重大突破,徐升团队开发新型超声贴片,实现3D脑血流成像以及连续脑血流监测
实验结果表明,设备能够实时记录血流速度变化,与传统TCD探头的测量趋势一致。设备还能够进行长时间监测,如记录睡眠中的颅内B波,这与脑内有害代谢产物的清除和疾病恢复密切相关。
2024-05-23
AI眼科检查快准省,帮你告别就医“拖延症”
人工智能驱动技术可有效提高潜在致盲糖尿病眼病(DED)的筛查完成率,缩小患有糖尿病但较少获得或难以坚持定期眼部筛查人群之间的“护理差距”。
2024-01-18
Nature Methods | 提高生物大分子成像分辨率:电喷雾技术在cryo-EM中的突破
该研究首次详细阐述了通过电喷雾辅助的低温电子显微镜(Electrospray-assisted cryo-electron microscopy)技术来优化蛋白质样本制备的过程。
2024-05-02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孙会增/王永成团队开发微生物组单细胞转录组学技术,揭示奶牛瘤胃微生物活性功能类群
该研究利用MscT技术,通过基于BGMGM的泛基因组功能基因比对策略,揭示了瘤胃微生物生态系统原位活性代谢功能类群。
2024-06-16
英矽智能利用生成式AI平台从头设计KIF18A抑制剂,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
据悉,ISM9682 是英矽智能自 2021 年以来提名的第 18 个临床前候选药物,目前其候选药物已超过 30 种,其中有 6 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有 2 种处于 2 期临床阶段。
2024-02-23
用于原代生物样品研究的生物正交光催化邻近标记技术CAT-S取得进展
该工作对生物正交光催化标记化学进一步发展,实现了其在动物组织和临床来源的原代细胞的应用,并进行了原位线粒体蛋白质组解析。
202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