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Psychiatry:新型血管化神经免疫类器官模型诞生!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提取物诱导病理,为攻克AD带来新希望
本研究开发出血管化神经免疫类器官模型,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提取物处理后可诱导多种病理特征,且经Lecanemab治疗有效,该模型为研究及药物开发提供了新平台。
2025-05-22
“类器官”点亮溃疡性结肠炎研究之路:hiPSC-COs模型的构建与探索
本研究从hiPSC系分化出hiPSC-COs,确定了诱导其炎症的条件,处理后的hiPSC-COs呈现多种特征,与UC患者相似且对药物有反应,为UC病理机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准确模型。
2024-11-11
年度最佳Cell论文:于乐谦/郭靖涛/魏育蕾/王晓琰等数字3D重构首个完整人类原肠胚模型
该研究构建了完整胚胎中不同细胞类型与基因表达的三维空间分布点云图,进而数字3D重构了首个完整人类原肠胚模型。
2025-01-09
科研人员开发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空间转录组精细分辨率细胞注释算法
STASCAN提供了用于整合空间基因表达信息和组织学图像进行精细分辨率细胞注释的工具,在解码细胞空间精细分布和解析特异组织结构方面具有优势。
2024-11-10
Science封面:华人学者开发AI模型,学会生命的语言,生成新型CRISPR系统乃至整个基因组
该研究开发了从分子到基因组尺度都能进行预测和生成任务的基因组基础模型——Evo模型。这是第一个在全基因组规模上以单核苷酸分辨率预测和生成DNA序列的模型。
2024-11-23
Front Cell Dev Biol:小肠类器官模型的分化状态或会影响对机体药物诱导毒性的预测,为改进临床前药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新视角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用于进行肠道毒性测试的类器官的分化状态会对最终得出的结论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模型和解释预测毒性的安全阈值时应该予以考虑。
2025-02-27
Nature子刊:上海科技大学钱学骏团队开发多模态AI模型,实现多层级乳腺癌风险预测
研究团队构建的BMU-Net模型,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多层级的乳腺癌风险评估工具,旨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
2024-12-06
华人学者联合英伟达推出最大生物学AI模型,完全开源,可生成所有生命的基因组,甚至从头设计生命
Arc 研究所的 Patrick Hsu 和 Brian Hie 团队联合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以及英伟达的科学家,发布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生物学人工智能模型——Evo-2。
2025-02-24
《神经元》:迄今最大规模研究新发现1164个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脑脊液蛋白,并构建出精准区分AD患者与健康人的预测模型!
研究运用机器学习开发了一种高准确性的AD生物标志物预测模型,可以精准区分AD患者与健康个体,并预测AD生物标志物阴性个体(即没有Aβ也没有tau蛋白聚集)未来进展为AD的风险。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