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国学者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经常使用电脑,或降低痴呆风险

这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揭示了使用电脑时间与AD风险之间的关系,表明增加电脑使用时间与降低患AD的风险相关,结果为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潜在的战略方向。

2024-06-29

中国台湾学者研究为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治疗新方案

内分泌治疗可将ER+/HER2-乳腺癌肿瘤微环境向免疫反应性重塑,从而破解既往制约免疫治疗的不利条件。

2025-01-30

AACR速报:基于外泌体的液体活检,实现胰腺癌的精准早期检测

该团队之前在来自美国或日本的95名个体中测试了基于外泌体的液体活检特征,报告了98%的胰腺癌检出率。这项最新的研究尝试在来自多个机构和国家的大型前瞻性队列中评估这种液体活检。

2024-04-10

年度最佳Cell论文:于乐谦/郭靖涛/魏育蕾/王晓琰等数字3D重构首个完整人类原肠胚模型

该研究构建了完整胚胎中不同细胞类型与基因表达的三维空间分布点云图,进而数字3D重构了首个完整人类原肠胚模型。

2025-01-09

这位勇敢的上海医生,首次使用通用型CAR-T治疗自身免疫病,当选Nature年度十大人物

这3名来自中国的患者是世界首批使用供体细胞(非患者自身细胞)来源的CAR-T细胞疗法治疗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也是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首次发表CAR-T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

2024-12-12

Cell:中国学者发现,长期间歇性禁食抑制毛囊再生,发质发量均下降!

这项研究探讨了间歇性禁食对HFSCs及毛囊再生的影响,揭示了禁食通过激活肾上腺和真皮脂肪细胞之间的跨器官信号传导,引发HFSCs凋亡,从而抑制毛囊再生。

2024-12-26

Science子刊:我国学者首次建立大熊猫iPSC细胞系,将大熊猫皮肤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

通过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团队对大熊猫iPSC的转录组、表观遗传进行了全面解析,结果显示大熊猫iPS在具有植入后始发态干细胞的普遍基本特征外,还具有与其他物种不同的特异基因表达模式。

2024-09-26

NEJM:我国学者发现并命名一种蜱传人新病毒——湿地病毒,在东北地区广泛存在,可导致发热疾病

该研究报道了在内蒙古一湿地公园发现的一种新型蜱传RNA病毒——湿地病毒(WELV)。该病毒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均有分布,在5种蜱和包括家畜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中可检出。

2024-09-10

​Cell Res:我国学者开发零样本突变效应预测模型,高效指导蛋白质设计改造

该工作创新性的开发了一种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突变效应预测方法——ProMEP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