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免疫》:浙大二院团队首次发现,静息态小胶质细胞能够直接影响神经元的电兴奋性!

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容易诱发心梗、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在>60岁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3。

2022-10-05

Cell:首次从头合成微生物组,功能可与天然微生物组媲美

hCom2可靠模拟了人源化小鼠的肠道承载能力、免疫细胞谱系和代谢表型。研究人员表示,hCom2可以作为理想的肠道微生物组模型的起点。

2022-09-22

Science:我国科学家首次解析出人类苦味受体TAS2R46的三维结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我国科学家确定并分析了人类苦味受体TAS2R46在马钱子碱结合形式或apo形式时与G蛋白结合在一起时的低温电镜结构,首次提供了人类味觉受体的三维结构图。

2022-09-20

Nature:首次发现将硒整入到微生物小分子中的生物合成途径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条将硒整入微生物小分子中的生物合成途径,标志着这种原子首次在天然产物中被发现,这就为硒生物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2022-09-14

Brain:华人科学家首次揭示成年人脑脊液和影像学AD生物标志物随时间变化规律

众所周知,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过程诡谲漫长,甚至早在症状出现的几十年前就已经“默默”埋下了种子。可真正能够改变AD进展的治疗方案依然屈指可数。天下苦AD久矣!

2022-09-16

首次亮相世界眼科大会!荣昌生物RC28-E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wAMD)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RC28-E 是荣昌生物开发的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全球首创VEGF/FGF双靶标融合蛋白药物,可同时阻断VEGF和FGF家族的血管生成因子,从而更有效地抑制血管异常生长。

2022-09-16

Nature:首次成功地利用经过重编程的酵母合成抗癌药物长春碱

在2019年的夏季和秋季,一些癌症患者的治疗出现了中断。原因是药物长春碱(vinblastine)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的短缺,它们是治疗几种类型癌症的基本化疗药物。

2022-09-08

两项关键性研究:阿柏西普8 mg首次达到在89%的患者中延长注射间隔达16周

在nAMD和DME患者中表现出极高的药效持久性,77%的nAMD患者和89%的DME患者维持每16周一次的给药间隔,并且第一年治疗仅需5次注射。

2022-09-13

我国学者首次证实,来自三个人的DNA的胚胎可正常发育,为三亲婴儿奠定基础

线粒体替代疗法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技术,希望通过这项研究为该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2022-09-08

Cell:首次从结构上揭示T细胞受体作用机制

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是对抗癌细胞和外来病原体的强大武器。T细胞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