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科学家分析了近130万个细胞,发现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极端的免疫多样性!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患者的80%以上,不仅存在高度侵袭性和异质性,而且还具有复杂的组织学亚型和明显的突变特征[1]。
2022-12-13
碳酸司维拉姆片非透析高磷血症适应症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提升患者生存率
多项研究证明,司维拉姆可显著改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患者的远期预后,包括延缓进入肾脏替代治疗、减少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风险。
2023-01-18
机器学习评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密度,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密切相关
既往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高密度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是预后更好的生物标志物,并与免疫治疗缓解反应相关[1]。
2022-12-12
Redox Biology:索拉非尼诱导GC中铁死亡的新机制
胃癌是最常见的诊断肿瘤之一,在全球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排名第四。中国的患者约占全球所有病例的一半,大多数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晚期。
2022-12-26
Genome Med:特殊的肿瘤基质特征或能为鳞状细胞癌的进展提供关键的线索
来自悉尼加文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鳞状细胞癌周围基质的分子特征,这或许就能提示哪些患者更有可能患上侵袭性肿瘤。
2022-12-08
近5年,肺癌临床研究的15个里程碑
肺癌是世界中死亡人数第 1多的恶性肿瘤,发表在“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上研究指出,2022年美国有超过23.7万人新确诊
2022-12-19
《科学》子刊:油烟是如何诱发肺癌的?科学家发现,长期吸入纳米级别炭黑颗粒会导致肺巨噬细胞功能损伤,从而促进肺癌发生和转移
该研究通过两种具有不同基因突变的肺癌模式小鼠,证实了纳米炭黑对肺癌发生及转移具有促进作用。纳米炭黑颗粒干预后可导致肺巨噬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并可通过HIF1α通路导致肺巨噬细胞乳酸分泌增加
2022-12-19
江苏省肿瘤医院团队发现肺癌早筛新策略
该研究建立了一个集成五个cfDNA片段组学特征的堆叠集成机器学习模型,可区分早期NSCLC和非癌症受试者,敏感性高,稳定性和稳健性高,有助于NSCLC的早期检测。
2022-12-26
Sci: HIF-1α/SCD1轴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2020年估计有180万人死于肺癌。研究表明,癌症的行为由癌细胞和肿瘤微环境共同决定。
2022-12-30
Sci Adv:深度自上而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有望揭示转移性和非转移性结直肠癌在蛋白质变体水平下的明显差异
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自上而下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分析了同基因型的人类非转移和转移性结直肠癌细胞系特征。
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