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mRNA纳米脂质粒让艾滋病“潜伏的敌人”无处可逃

来自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探索了mRNA纳米脂质粒(LNP)如何成为逆转HIV潜伏的新希望。

2025-06-18

发现500种肿瘤特异性隐性肽,有望指导未来针对胰腺癌的T细胞疗法开发

这是首次有人证明利用靶向隐性肽的T细胞可以杀死胰腺肿瘤细胞。

2025-05-15

Cell:傅天民团队报道DdmDE系统清除质粒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提供了对DdmDE系统作为一种DNA引导的DNA靶向抗质粒防御系统的全面理解。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细菌防御机制的认识,也为未来在合成生物学中开发新工具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024-08-27

Cell:人类肠道菌群中的隐性质粒有望成为识别水体粪便污染、炎症性肠病等健康问题的强大生物标志物

研究人员发现,在工业化国家,90% 以上的人都携带这种隐性质粒,平均而言,它是人类肠道中数量最多的基因实体之一。

2024-04-30

Cell:新研究表明可利用一种保守的隐性口袋靶向GTPase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一种致癌的K-Ras基因突变——G12C,设计到一组代表性的GTPase中。

2024-09-30

Circulation:“隐性”心律不齐或会增加机体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表明,在植入心脏电子设备的患者群体中,调整了潜在的混淆因素后,房颤的存在与较高的死亡率存在直接关联,特别是对于那些非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而言。

2024-09-11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开发碱基编辑疗法,长期恢复隐性基因突变耳聋小鼠听力

本研究提示,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可用于挽救听觉突触病病例的听力功能,从而为遗传性听力损失提供了潜在的精准治疗策略。

2024-08-14

Nature Medicine | 重返有声世界:双侧AAV1-hOTOF治疗常染色体隐性耳聋9型初见成效

此外,该研究还证明了AAV1-hOTOF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在所有患者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剂量限制毒性,这为未来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4-06-10

揭开人类线粒体DNA突变的突变率、性质与传递

该突变在2548个母系系谱中发生了15次,但由于其会对携带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该突变通常会在几代后消失。

2024-06-10

Cell:揭开人类肠道中数量最多遗传元件——隐秘质粒pBI143

研究团队通过霰弹枪宏基因组学和全新质粒预测算法对来自人类肠道的68000多个质粒进行了表征,并在不同地理、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发现了一种最普遍存在的隐性质粒——pBI143。

202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