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亚太III期BHV3000-310研究显示,口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可快速和持久地缓解偏头痛

 NURTEC ODT (Rimegepant)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具有快速溶解口腔崩解片剂型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成人有无先兆偏头痛的急性治疗和发作性偏头痛的预防治疗。神经肽CGRP的活性被认为在偏头痛的病理生理学中起着因果作用。

2022-02-15

Sci Adv:阻断鞘脂或许有望抵消机体的肌肉萎缩症

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肌肉萎缩症与名为鞘脂类(sphingolipids)的一类生物活性脂肪的关联,后者主要参与到了多种细胞功能和其它疾病的发生过程中。

2022-01-31

J Hepatol:戊肝病毒高度对抗大多数酒精消毒剂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研究人员调查了常用的手部消毒剂是否能使戊型肝炎病毒(HEV,也称为戊肝病毒)变得无害。他们能够证实HEV能够抵抗大多数常见的手部消毒剂。

2022-02-02

Science:利用人类大脑器官,揭示结节性硬化症的起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在大脑类器官的帮助下,来自奥地利科学院和维也纳医科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能够确定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 TSC)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发育遗传性疾病,它是在发育过程中产生的,而不仅仅是在遗传上。通过这些来自患者的人类大脑实验室模型,他们将这种疾病的起源确定为人类特有的尾侧晚期中间神经元祖细胞(cau

2022-01-28

科学家发现,血管巨噬细胞存在嗅觉受体,与血液中的辛醛互作引发炎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对于动物和人来说,鼻子是非常重要的感官。气体被吸入鼻子后,这些挥发性小分子作用于鼻子内的嗅觉受体(也叫嗅觉感受器),再通过嗅觉神经把信息传送给大脑。但你知道么,动脉中的免疫细胞也能“闻味儿”,还会由此引发心血管疾病!来自美国拉霍亚免疫学研究所的Klaus Ley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人类动脉中的巨噬细胞表面存在嗅觉受体OR6A2,能够与一

2022-02-14

Nature:利用大脑器官揭示不同的自闭症风险基因对大脑发育产生相同的影响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三个不同的自闭症风险基因实际上影响着神经形成的相似方面以及发育中的人类大脑中相同类型的神经元。通过在称为“大脑类器官(brain organoid)”的人类大脑微型三维模型中测试这些基因突变,他们发现在这三个风险基因中,每个都存在类似的整体缺陷,尽管每个风险基因都通过独特的潜在分子机制发挥作用。

2022-02-03

Advanced Science:利用器官芯片实现人体肝脏-胰岛互作仿生模拟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微流控芯片研究组研究员秦建华团队利用类器官芯片,建立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来源的肝-胰岛类器官互作体系,在体外模拟人体肝脏-胰岛轴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糖刺激响应,为糖尿病等复杂代谢性疾病研究和新药发现等提供了新策略和新技术。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威胁人类健康。人体内糖稳态调控受多种组织影

2022-01-26

Science:组织的几何形状或会引导器官的形成

2022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干细胞衍生的类器官是体外组织和器官的模拟物,其能作为研究人类器官发育和疾病发生的重要模型,同时也能作为药物发现和诊断的平台,对于设计新型细胞和基因疗法也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类器官发育背后的干细胞自组装过程是如何被控制的,从而就会导致现有的类器官培养物普遍缺乏可重复性,比如小鼠肠道类器官(其或

2022-01-14

全球首个T细胞受体(TCR)疗法!美国FDA批准Kimmtrak(tebentafusp):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

tebentafusp是一种新型T细胞受体(TCR)双特异性免疫疗法,由可溶性TCR与抗CD3免疫效应器结构域融合而成。

2022-01-27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产品获批白内障人工智能检测医疗器械二

近日,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联合鹰瞳科技(Airdoc)共同研发的白内障检测独立医疗器械软件获批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沪械注准20222210002)。这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致盲、致畸、致死疾病的人工智能筛查诊断系统研发和临床试验(2018YFC0116500)》项目团队研发的又一款眼病智能筛查检

20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