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子刊:科学家首次发现,高温烹饪造成的食物DNA热损伤,会被食用者吸收,可能存在遗传风险
这项研究提出,高温烹饪造成的食物的DNA损伤可能也是潜在的疾病风险因素,对食用者的基因组DNA具有直接影响,不需要与DNA发生反应,这种机制和此前发现的杂环胺等小分子物质的影响是独立的。
《糖尿病学》:60岁前患糖尿病与痴呆症风险增加192%有关!
糖尿病与痴呆症风险密切相关[1],但不仅是糖尿病阶段,前驱糖尿病也被认为是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症的风险因素[2],而中年前驱糖尿病患者中,每年约有5-10%会发展为糖尿病[3]。从前驱糖尿病到糖尿病的发
科研人员揭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然现象的生物学内涵
研究发现KAR信号缺失突变体kai2和max2在弱光条件下几乎不能正常萌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KAR信号通过下游抑制蛋白SMAX1靶向调控GA生物合成来促进种子发芽。
免费获得时空组学STOmics项目支持
评审委员会最终评选出具有临床转化潜力的10个计划书,同时为提出这10个项目的科学家提供免费时空组学STOmics®项目支持(包含测序和基础分析服务)。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者揭示了针对胍基乙酸铵代谢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的潜在治疗策略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占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的85%以上。只有大约10%的确诊PDAC患者有资格接受根治性切除,而大多数患者被诊断为晚期疾病。
减少90%饱和脂肪:加州合成生物学初创首个AI植物性蛋白脂肪商业化
近日,加州合成生物学公司 Shiru 宣布其基于人工智能开发的第一种食品成分 OleoProTM 商业化。这是一种新型的植物蛋白脂肪成分,可用于一系列替代蛋白食品。
《分子精神病学》:近期大热的tau,会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靶点吗?
随着各种新标志物的出现,新时代的AD临床研究设计重点开始指向精确选择受试人群和寻找疾病改善指标。 显然,以tau蛋白为治疗靶点,需要找到神经变性主要由tau病理驱动的患者,试验的纳入标准应当纳入
《免疫学》:发现肿瘤囚禁免疫细胞的窝点!华人科学家发现,瘤内缺氧区域吸引和封闭免疫细胞,并进行免疫抑制重编程
Hongyan Zou等人揭示,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缺氧区域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布状态和免疫抑制的主要驱动因素。
Cell:开发新型邻近蛋白质组学技术,第一作者秦为已回国加盟清华大学
大城市内的地铁线路错综复杂,每天不同的人会从一个站点通勤到另一个站点,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细胞内的蛋白质在时间和空间等维度上也是高度动态的,很多蛋白会在不同的细胞器之间甚至是不同的细胞之间进行转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