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Med: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蛋白质组研究揭示葡萄糖代谢蛋白与阿尔兹海默病之间的神秘关联!

2020年4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如今我们对阿尔兹海默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了解地仍然并不完全,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dicine上题为“Large-scale proteomic analy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reveals ea

2020-04-24

研究揭示调节染色体遗传的新机制

2020年4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在每个单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必须在新产生的子细胞之间平均分配。分离酶(separase)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的Susanne Hellmuth和Olaf Stemmann与来自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发现了调节分离酶活性的一种先前未知

2020-04-11

人血清N-链接糖基化蛋白质组研究获进展

国际蛋白质组学期刊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福全团队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付岩团队在人血清N-链接糖基化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Large-scale Identification of N-linked Intact Glycopeptides

2020-04-11

BioRxiv:蛋白组研究帮助确定对抗SARS-CoV-2的潜在药物

2020年4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加州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SARS-CoV-2病毒用于与肺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并已确定多种可能对治疗COVID-19患者有用的候选药物。该团队指出,其中许多药物已经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其他疾病。他们已经在Bio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发表了他们的论文。图片来源:NIAID在SARS-CoV-2病毒被发现感染人

2020-04-11

研究发现促进精神分裂症精准诊疗的影像标记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高致残性精神障碍,全球终生患病率约1%,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在过去数十年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没有任何实质性变化,它主要基于临床医生的直观经验,缺乏有效、可靠、有指导意义的定量生物标记物来辅助诊断及个体化治疗。甚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主要基于抗精神病药物,而患者对其反应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约有三分之一患者属于临床

2020-04-06

抑郁症功能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抑郁症是目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以兴趣或愉悦丧失、情绪沮丧、认知功能受损、绝望、焦虑和睡眠障碍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6%成年人受抑郁症影响,且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正常人高约20倍。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使得抑郁症成为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和致残原因。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抑郁症的遗传力为37%左右,表明遗传因素在抑郁发生中具有

2020-04-04

流行病研究揭示COVID在意大利伦巴第地区的早期流行趋势

根据最近发表在预印本学术平台arXiv网站上的一篇文章,来自意大利博科尼大学,米兰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们揭示了在首例病例确诊之前,意大利境内伦巴第(Lombardy)早期的COVID19流行趋势。

2020-04-05

Nat Commun:新研究揭示前列腺癌的遗传

最近,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通过调查了患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癌症患者的基因组序列,确定了与遗传性前列腺癌(HPC)相关的单倍型,祖先DNA片段。

2020-03-25

研究揭示杀虫真菌侵染结构附着胞分化形成的表观遗传机制及调控通路

 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四宝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魏刚研究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ordinated regulation of infection-related morphogenesis by the KMT

2020-03-27

研究揭示驱动肿瘤发生的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

 癌基因cMyc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调控约15%的人类基因表达,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代谢重编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不清楚,cMyc是否通过转录以外的机制,来广泛地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华凤课题组、高平课题组联合军事医学科学院段小涛课题组研究发现,cMyc能够促使琥珀酸脱氢复合酶(SDH comple

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