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家发现,肠道神经足细胞可快速识别肠菌鞭毛蛋白,通过迷走神经调控食欲
肠道神经足细胞(neuropod cells)可以识别细菌鞭毛蛋白,通过迷走神经在几秒钟内将“别吃了”信号传到大脑,减少小鼠进食。
iScience:科学家发现一种通过迷走神经所介导的直接肠-脑交流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组或能调节肠腔中的选择代谢产物,从而以不同的方式来激活迷走神经传入神经元,并能促进用于肠-脑交流的化学感觉信号的微生物调节过程。
《自然·神经科学》:终于实锤了!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缺陷与渐冻症存在因果关系
张晓荣/马元武团队在人体研究数据和大鼠模型数据的基础上,证实在散发性ALS患者体内广泛存在的CIV缺陷,是导致渐冻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Nature:新研究揭示气道关闭激活的一种新的迷走神经反射
对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来说,也许没有比呼吸更重要的身体机能了。每一次呼吸,我们都会为身体注入富含氧气的空气,使我们的器官和组织保持健康和正常工作--没有氧气,我们只能存活几分钟。但有时,由于感染、过敏
科学家发现能调节大脑神经元和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迁移的特殊蛋白复合体
来自巴塞罗那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名为神经元受体Unc5和GPC3(Glipican 3)的两种不同蛋白分子是如何在两种不同的过程中进行精准合作来指引神经元的。
两篇Science文章揭示关键大脑受体复合体的结构 有望开发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新型疗法
2019年1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揭示了关键大脑受体复合物的奥秘。大脑中名为AMPARs的谷氨酸受体对于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力非常重要,AMPARs受体的功能不良常常与多种神经性和精神性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包括癫痫症、阿尔兹海默病、重度
在突触囊泡与质膜融合导致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SNARE复合体的解聚机制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教授研究组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SNARE复合体解聚的机制研究"(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the SNARE complex disassembly)的研究论文,通过解析SNARE解聚分子机器20S复合体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三维结构,并结合生化实验、电生理实验和交联质谱实验,揭示了SNARE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