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ISME Communications:沈其荣院士团队利用根际菌群移植筑建根际免疫新防线

  Nature子刊《ISM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南农大资环学院沈其荣院士团队LorMe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Exploring rhizo-microbiome transplants as a tool for protective plant-microbiome manipulation》。该研究通过田间原位试

2022-02-10

Nature子刊:田志刚院士揭示m6A甲基化促进NK细胞的抗肿瘤能力

   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s)在肿瘤监测中非常重要。与适应性淋巴细胞不同,NK细胞的激活是由种系编码的刺激性和抑制受体信号的整合决定的,激活后,NK细胞通过释放含有穿孔素和颗粒酶的裂解颗粒靶向并杀死恶性细胞,并分泌具有强效抗肿瘤活性的细胞因子。同时,NK细胞还可以通过死亡配体介导细胞毒性,

2022-01-26

格殷格翰与Evotec合作:基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的眼科疾病模型,开发眼科新疗法!

双方将利用人类iPSC衍生细胞进行表型筛选,识别能够调节疾病表型的小分子药物。

2022-01-26

院士张伯礼称中药对治疗奥密克戎有效:转阴时间比较快、转重的比较少

  1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出席天津疫情防控发布会时表示,中药治疗对奥密克戎有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张伯礼说,基于前期治疗经验,中药对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改善明显,转阴时间比较快,复阳的比较少,转重的比较少。在以往的中医治疗体现出来的好处,这次依然体现了出来,而且更加突出。据央视新闻报道称,在天津市疫情防控第165场新闻发布会上

2022-01-13

欧洲药品管理局授予杰特贝etranacogene dezaparvovec加速评估资格!

etranacogene dezaparvovec是一种基于腺相关病毒5(AAV-5)的基因疗法。

2021-12-18

抗疟药物也能抗癌 印度学者发现:奎那克靶向抑制FGFR1活性

  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癌症死亡人数300万,肺癌遥遥领先,高达71万,其中85%的新诊断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为了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抗癌药物的研究成为新药研发的重中之重。印度博拉科学技术学院学者Makhan Kumar发现抗疟药物奎那克林能够与FGFR1的激酶结构域结合并抑制其活性,有望成为NSCLC

2021-12-11

格殷格翰IL-36R阻断剂spesolimab在美国进入优先审查!

spesolimab可靶向阻断IL-36R的激活,在清除脓疱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

2021-12-18

Nature子刊: 奎尼卡-酪蛋白联合治疗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化疗耐药

化疗耐药性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主要障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时间的强化化疗往往无法根除白血病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受到骨髓利基的保护,可能会导致复发。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来克服化疗耐药性。

2021-12-08

生物荣获2021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

近日,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根据《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2019年修订)》和《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科技创新奖评价指标》评审发布2021年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名单,泰林生物的细胞治疗工作站项目获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 

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