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刘光慧研究组利用干细胞技术发现范可尼贫血症的新型致病机理及干预策略

2014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发表了关于范可尼贫血症(Fanconi Anemia,FA)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首次提出多组织干细胞加速衰老或衰竭是FA的根本性病因,并基于此发展出相应的干细胞、基因和药物治疗策略。

2014-07-08

中国学者成功揭示人类发作性疼痛致病基因

中国学者在疼痛研究中取得新突破,成功揭示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疾病的致病原因。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 这一新的研究突破是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静宇、姚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教授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完成的。

2013-10-28

PNAS:致病菌可分泌抑制机体免疫细胞的酶类来引发感染性疾病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蛋白家族,其或许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新型疗法。

2014-09-09

Nat Commun:科学家首次发现致病菌隐蔽的感染途径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引发个体患肺部囊肿性纤维化的致病菌隐藏的感染路径。这种名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菌对人类无害,但是对于囊性纤维化患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却有致命威胁。

2014-09-05

PNAS:科学家开发出可杀灭皮肤致病菌的新型离子液体

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的一个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发现,一些离子液体可以渗入皮肤和细菌的生物被膜中,这或许会开发治疗皮肤感染的疗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文章中,研究者表示,他们合成了新型的离子液体,并且对其渗透入皮肤和生物被膜的能力进行了检测,同时对其毒性也进行了测试评估。

2014-08-29

Cell Reports:研究发现先天性心脏缺陷的新致病原因

2013年6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丹麦研究人员刚刚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解释了细胞用来互相沟通的一种前所未知的机制。该研究有助于理解为什么有些儿童出生时会畸形,为什么儿童和成人可能会罹患危及生命的疾病。

2013-06-10

Nat Geosci:格陵兰存在37亿年前生命的痕迹

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地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对格陵兰岛西部伊苏亚地区变质沉积岩的分析显示,这里确实存在37亿年前生命的痕迹。

2013-12-19

Cell Host & Micro:揭示牙周病致病细菌引发更大规模牙齿病变的分子机理

2013年6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引发牙周病的细菌在破坏牙齿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发口腔中的正常保护蛋白来更大程度上地破坏牙齿结构。 很多年之前研究者已经清楚知道引发牙周病的细菌,然而截止到目前并没有人对这种细菌进行深入鉴定解析。

2013-06-12

Hum Mol Genet:研究揭示圆锥角膜病背后的致病基因

现在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已经确定退化性眼部疾病患者中的一种基因变化。Ageing and Chronic Disease研究所研究人员Colin Willoughby教授研究发现,一个基因变化-- ZNF469,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揭示圆锥角膜的

2014-07-13

Ang Chem:糖类复合物分子或可帮助宿主抵御致病菌的感染

近日,来自弗莱堡大学等处的科学家利用一种糖类复合物成功地抑制了铜绿假单胞菌进入宿主机体细胞中,这种糖类复合物可以结合细菌细胞中一种名为LecA的蛋白质,而LecA则可以使得铜绿假单胞菌入侵人类的肺部细胞,该项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上。

201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