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Cell Reports:胆碱能神经元如何通过突触连接“喂养”胶质母细胞瘤?
构建人类iPSC衍生胆碱能神经元与胶质母细胞瘤共培养模型,证实二者存在结构和功能突触连接,且胆碱能输入借直接接触和可溶性因子促肿瘤增殖,该过程依赖胆固醇合成。
基因疗法攻克胶质母细胞瘤的新希望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巧妙地利用基因疗法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EMs)改造成“特洛伊木马”,并在肿瘤局部释放免疫刺激因子从而成功激活CAR-T细胞,进而就能显著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期。
Nature Medicine:告别“碰运气”——粒线体基因T型,为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提供精准决策
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全面的探索粒线体遗传对转移性黑色素瘤ICI疗效影响的研究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粒线体遗传背景可能成为影响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内因”。
双药联合为复发难治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来自麻省总医院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在真实世界中评估了杜韦利西布联合罗米地辛(duv/romi)对R/R的PTCL/CTC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Science:罕见的生殖系结构变异增加儿童实体瘤的风险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分析了1765名神经母细胞瘤、尤文肉瘤或骨肉瘤患者、943名未受影响的父母和6665名无关的成人对照者的高覆盖率生殖系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寻找隐藏的致病基因变异。
B7H3靶向药物改写晚期实体瘤治疗困局
全球首个B7H3靶向抗体偶联药物YL201,在312名经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竟让63.9%的小细胞肺癌、48.6%的鼻咽癌患者肿瘤显著缩小!
Nature:实体瘤治疗的里程碑!基因魔改为“抗癌神药”CAR-T细胞装上“肿瘤GPS”,实现定点爆破!
研究团队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一种极其巧妙的策略,为CAR T细胞装上了“肿瘤GPS”,实现了细胞因子在肿瘤内的“定点爆破”,在动物模型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疗效和安全性。
Sci Rep研究发现:粪便中的“囊泡信使”藏差异,谷氨酸成实体瘤与健康的关键区分标志
本研究发现实体瘤患者与健康人粪便细胞外囊泡的代谢组存在差异,谷氨酸等为关键代谢物,关联特定代谢通路,粪便细胞外囊泡可作为实体瘤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
Cell子刊:张连军/王宸/孙海汐/张力元合作提出增强CAR-T实体瘤疗效新策略
该研究表明,工程化改造以过表达 Flt3L 和 XCL1 的 T 细胞能够刺激并增加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和质量,进而显著诱导抗原扩散及内源性多克隆 T 细胞反应,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