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的研究者们指出M6A修饰的LINC00839具有抗肿瘤进展和抗辐射作用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成人最具侵袭性和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尽管采取了综合治疗,包括最大限度的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GBM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

2023-07-28

Nature子刊:甘海云团队揭示亲代组蛋白遗传受损促进肿瘤进展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性疾病,肿瘤的耐药性和缓解后复发是导致肿瘤难治的重要原因。既往研究发现,治疗前肿瘤和治疗后复发的肿瘤在基因组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然而,这些复发肿瘤的表型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2023-06-14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一种针对B7-H3和PD-L1的双特异性抗体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又称B7-H1,属于B7超家族,在多种肿瘤中高度表达。当肿瘤细胞上的PD-L1与效应T细胞上的程序性死亡1(PD-1)结合时,它促进了肿瘤的免疫逃逸。

2023-07-18

武大团队发明有机室温磷光纳米颗粒,可在转移瘤形成前识别微环境变化

有机磷光纳米颗粒真的相当强力。在肿瘤植入后第3天,肺部仅存在微环境变化时,它就能够及时指示,这要远远先进于在次生肿瘤阶段才能检测到的其他成像手段。

2023-05-26

The Lancet:药物罗特西普或能提高骨髓增生异常性肿瘤患者机体血红蛋白的水平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来自莱比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进行一项大型的临床试验发现,相比标准化的疗法而言,药物罗特西普(luspatercept)能提高MDS患者机体的血红蛋白水平并能帮助其避免输血。

2023-07-11

《免疫学》:发现肿瘤囚禁免疫细胞的窝点!华人科学家发现,瘤内缺氧区域吸引和封闭免疫细胞,并进行免疫抑制重编程

Hongyan Zou等人揭示,在胶质母细胞瘤(GBM)中,缺氧区域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布状态和免疫抑制的主要驱动因素。

2023-07-19

《自然》:肿瘤的代谢检查点太猛了!华人科学家发现,癌细胞还能通过谷氨酰胺代谢拿下T细胞的眼线

在这项研究中,迟洪波团队揭示,通过提高肿瘤微环境中的谷氨酰胺水平,可以增强树突状细胞的抗原呈递和激活T细胞的能力。

2023-07-09

Science:揭示Csx28形成膜孔,增强细菌依赖于CRISPR-Cas13b的病毒抵御能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这样的一种系统中一种以前未被认识到的参与者---一种增强抗病毒防御能力的膜蛋白,同时扩大了我们对CRISPR复杂性的理解

2023-05-06

Immunity:T细胞或能通过自我激活来帮助抵御肿瘤进展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T细胞的一种特性,其或能帮助开发新型的抗肿瘤疗法,通过一种此前未被描述的细胞自动信号传递模式,T细胞就被证明能在外周组织中自我激活从而促进其攻击肿瘤。

2023-05-26

Science:利用经过基因改造表达肿瘤抗原的细菌作为肿瘤疫苗进行接种可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在研究一种生活在每个人的健康皮肤上的细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时,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可能偶然发现了一种强大的抗癌新方法。

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