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B细胞在社会心理应激下是异常的并调节脑膜细胞的激活

抑郁症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但其潜在的发病机制知之甚少,并且目前的治疗干预措施效果有限。

2021-08-27

J NEUROINFLAMM:雪旺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诱导星形胶质细胞上的toll受体2增加,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CSPGs沉积促进恢复

脊髓损伤(SCI)对患者和社会来说都是毁灭性的灾难,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25-50万人患有SCI,随着时间的推移,病变会重塑并由囊性空洞和疤痕形成组成,而这两者都有效地抑制轴突再生和神经元存活。该研究为证明星形胶质细胞上TLR2的激活可能与CSPGs的释放和轴突再生的调控有关。

2021-09-01

Nature:细胞因子APRIL或能保护人类机体抵御动脉粥硬化心血管疾病

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A增殖诱导配体(APRIL,A Proliferation Inducing Ligand)的细胞因子或在抵御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上扮演着保护性的角色。

2021-08-28

Trends in Immunology:沿胃肠道巨噬细胞的区域特化

在各种哺乳动物组织中,组织微环境是印迹组织特异性巨噬细胞功能的主要驱动因素,当单核细胞在稳态和炎症状态下被募集到胃肠(GI)道时,它们迅速采用组织特异性和独特的转录组。本文强调了可能影响巨噬细胞功能的胃肠道差异,特别关注饮食和微生物群,这种分析可能会推动对肠道免疫系统和GI组织微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理想地提供独特的治疗靶点来调节特定的肠道巨噬细胞种群和/或功能。

2021-08-21

Cell:特殊免疫细胞ILC3s或能维持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健康对话” 从而保护机体抵御结直肠癌发生

来自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ILC3s或能保护宿主机体抵御结直肠癌,其中部分原因是ILC3s能帮助维持机体免疫系统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健康对话”。

2021-09-04

SCI IMMUNOL:一种高亲和力的人类TCR抗体检测乳糜泻谷蛋白肽-MHC复合物并抑制T细胞活化

T细胞受体(TCR)样抗体已成功用于检测和量化细胞上的肽呈递,几项研究表明了不同模式的治疗潜力,包括抑制致病性T细胞和杀死抗原呈递细胞(APC)的机制,该研究发现TCR样抗体对涉及乳糜泻(CeD)的pMHC复合物具有特异性。

2021-09-01

IMMUNITY:胎儿时期的红细胞系祖细胞可分化巨核细胞

胚外卵黄囊包含第一个确定的多能造血细胞,命名为红细胞髓系祖细胞。它们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出现之前的原位,并产生红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后者以Myb转录因子独立的方式产生。

2021-08-03

Stem Cell Rep:携带APOE4的人类星形胶质细胞或能过度供应胆固醇从而促进神经元脂筏结构的扩张及β淀粉蛋白的产生

来自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阿尔兹海默病疾病模型中,从星形胶质细胞到神经元中的胆固醇供应水平会升高,这就表明,在寻找治疗这种毁灭性的退行性疾病治疗方案时,研究人员或许需要深入探索如何调节大脑中的胆固醇水平。

2021-08-31

Science:大脑和脊髄硬膜中的非血源性细胞起源于颅骨骨髓和椎骨骨髓

2021年7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髓样细胞(myeloid cell)是高度异质性的,具有不同的个体发生(ontogeny)和免疫功能。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内的髓样细胞群体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稳态中的不同作用越来越被认可。包括脑膜的硬脑膜在内的大脑边界承载着大量的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免疫监视的髓样细胞。在损伤和神经炎症

2021-07-24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线粒体蛋白IF1是小鼠肠道胰高血糖素肽(GLP-1)分泌功能的潜在调节因子

IF1(A TPIF1)是一种核DNA编码的线粒体蛋白,其活性是通过抑制F1Fo-A TP合成酶来控制A TP的产生。在GLP-1活性的调节中,IF1的活性尚不清楚。在这项研究中,作者使用基因敲除(if1-ko)小鼠在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中检测了if1。 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