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新研究揭示肠道中的肠嗜铬细胞触发慢性疼痛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北京大学、南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和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称为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EC)的肠道细胞通过检测有害刺激并释放
科学家发现雌性小鼠肠道在怀孕期间会变长!
许多雌性动物的器官会因繁殖而重塑,但肠道对怀孕反应背后的内在机制直到近期才开始研究。例如,科学家们之前发现果蝇的肠道在繁殖过程中会扩张。
登上Cell子刊:迈威生物ADC新药,有望克服多重耐药胃肠道癌症
该研究表明,偶联了 DNA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MF-6 的 CDH-17 靶向的 ADC 药物——7MW4911,在小鼠模型中展现了多重耐药的胃肠道肿瘤的良好的治疗效果。
Sci Adv:科学家揭秘如何将肠道细菌的“秘密武器”用于抗癌?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肠道细菌的一种新功能,还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通过改造CDCLs,研究人员就能将这种自然存在的“武器系统”重新定向从而使其攻击癌细胞。
Nat Commun:揭秘肠道炎症的“幕后黑手”——细菌囊泡与IgA之间的“危险联盟”
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BEVs在UC中的关键作用,还指出IgA-BEVs与CD89受体的相互作用或许是慢性炎症的核心机制,这一发现为U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登上Cell子刊:迈威生物ADC新药,有望克服多重耐药胃肠道癌症
实验结果共同表明了 7MW4911 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候选药物,能够改善胃肠道癌症的治疗效果。
Cell:新研究揭示运动通过促进肠道细菌产生甲酸,增强免疫疗法的抗癌疗效
为探究甲酸在人类中的相关性,Meisel 及其研究团队分析了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血液中甲酸水平较高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优于甲酸水平较低的患者。
《癌细胞》:肠道低剂量放疗,破解免疫治疗耐药!中法科学家发现,肠道低剂量辐射可以影响肠菌结构和代谢,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
SABR试验(NCT02992912)是一项国际多中心2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ABR)联合抗PD-L1抗体MPDL3280A治疗转移性癌症患者的疗效。
Cell重磅发现:不是肠道细菌,这种肠道共生原生动物通过重塑肺部免疫,决定呼吸系统疾病预后
该研究发现了肠道与肺部之间的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通路,肠道共生原生动物Tritririchomonas musculis(T.mu)通过重塑肺部免疫环境,对呼吸系统健康产生有益和有害的影响。
Nature:胃口无忧的秘密——肠道免疫“特洛伊木马”策略曝光,身体如何精准拿捏“敌友”?
这项研究揭示,我们对食物的耐受并非由cDC1细胞启动,而是另有“真命天子”——RORγt抗原呈递细胞(RORγt APCs),它们才是诱导“和平使者”——外周调节性T细胞(pTregs)的真正“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