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产品落地!远大医药钇[90Y]微球注射液获批上市
SIR-Spheres®钇[90Y]微球注射液于近日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颁发的药品注册证书,可用于经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
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多模态眼功能成像新技术无创筛查重大慢病
人类大脑获得外界信息80%以上是通过眼睛感知的,因此眼健康对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人眼还是观察脑认知、人体代谢、人体微循环与心脑血管状态的天然窗口,多种重大慢病可能并发或继发眼病。临床研究还证实,眼底病变具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肾病等多种慢病的标志性特征,可以作为疾病早期筛查和辅助诊断的判断标准。因此,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开发出肝癌早筛模型蝉联榜单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combined HCC-ICC,cHCC-ICC),因其发病隐匿,进展快,
《胃肠病学》:减肥防早发肠癌,要从20岁开始
过去对这类早早患上结直肠癌的患者,一般会先想到是遗传因素致癌,比如著名的“林奇综合征”和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病,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的人越来越多,“早发型结直肠癌”(Early-onset CRC)也不那么罕见了。怎么才能尽量避免肠癌提早来袭呢?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团队近期在Gastroenterology期刊上的最新分析,就
每天一瓶含糖饮料,肠癌风险翻倍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含糖饮料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同时也有证据表明,含糖饮料高消费会导致肥胖以及相关疾病、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8.4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结直肠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在神刊 CA 2021年癌症统计报告中显示,结直肠癌已成为女性三大癌症之一。近年来,50岁以下人群中结直肠癌的诊断率
Cell:新研究为结直肠癌的精确监测设定了框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揭示了息肉发展成结直肠癌的一些机制,从而为利用精准医疗改善对这种癌症的监控设定了框架。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团队开发的肝癌早筛模型厉害了
在中国,平均每小时就有47人确诊肝癌,这其中,有45人将死于肝癌。因发病隐匿,进展快,80%的肝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五年总生存率不足20%,而若能早期诊断和治疗,五年生存率则超过60%[2]。因此,肝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当前,肝癌筛查的传统手段,肝脏影像学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效果差强人意。细胞外游离DNA(c
结直肠癌“靶向+免疫”治疗!Cabometyx+Tecentriq方案治疗晚期患者:疾病控制率71%!
Cabometyx是一款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ecentriq是一款抗PD-L1免疫疗法。
JNCI:晚期肠癌的杀伤力不受年龄影响!
大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大肠癌的总体年发病率以2%-3%的比例在下降,但发病率下降显着的群体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可能得益于老年患者饮食结构的调整及筛查意识的强化。不幸的是,研究显示CRC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增高,2000年到2013年间,50岁以下的早发型大肠癌(yoCRC)发病率增长了将近22%。按照这个趋势
Cancer Discov:科学家识别出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特殊细菌蛋白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引起常见食物中毒症状的细菌或许会产生一种损伤肠道细胞DNA的特殊毒素,从而潜在诱发结肠癌。这一研究发现或许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全球每年大约200万例结肠癌病例中,有一些患者的发病或许是源于短暂且看似温和的食物中毒事件,同时研究者还指出了未来开发新型药物的可能性,即通过中和这种新发现的名为UshA的毒素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