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NCI:晚期肠癌的杀伤力不受年龄影响!

  1. 肠癌

来源:奇点糕 2022-01-10 14:25

大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大肠癌的总体年发病率以2%-3%的比例在下降,但发病率下降显着的群体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可能得益于老年患者饮食结构的调整及筛查意识的强化。不幸的是,研究显示CRC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增高,2000年到2013年间,50岁以下的早发型大肠癌(yoCRC)发病率增长了将近22%。按照这个趋势



大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虽然近年来大肠癌的总体年发病率以2%-3%的比例在下降,但发病率下降显着的群体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可能得益于老年患者饮食结构的调整及筛查意识的强化。

不幸的是,研究显示CRC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增高,2000年到2013年间,50岁以下的早发型大肠癌(yoCRC)发病率增长了将近22%。按照这个趋势估计,到2040年CRC将成为20-49岁人群发病率第2位、死亡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

那么,患者的发病年龄是否跟肿瘤的预后相关呢?

近日,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的Marla Lipsyc-Sharf教授及其团队在《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NCI)发文,他们通过对一项多中心肿瘤队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进展期大肠癌(mCRC)患者的发病年龄与患者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无明显相关性。

这一研究的临床数据来自CALGB/SWOG 80405临床试验队列,这是一项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的初始目的是评价mCRC患者行一线化疗联合生物制剂的治疗效果。

原研究在2005年10月至2012年3月间共招募了3058名受试者,本次研究剔除了不符合要求的732名患者,最终共纳入2326名受试者。

研究人员根据患者确诊为mCRC时的年龄进行分组,将50岁以下者归为yoCRC组,而这个年龄线是美国癌症协会和预防工作组(USPSTF)建议行CRC常规筛查的起始年龄。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共有514名(22.1%)患者纳入yoCRC组,该组的中位年龄为44.3岁。而对于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组,中位年龄为62.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体重指数无明显差异。尽管入组患者大多为白人,但研究发现有色人种的mCRC患者在yoCRC组的发病率(16.1%)显着高于老年组(10.8%)(P<0.01)。

值得注意的是,yoCRC组患者的体育锻炼时间长于老年组(P<0.01),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显着低于老年组(P<0.01)。研究人员还观察到,yoCRC组患者发生左半结肠癌的概率也高于老年发病组(P=0.05)。

入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5.98年,在随访过程中并未观察到yoCRC组与老年组患者的OS(27.07月 vs 26.12月,HR=0.98)有明显差异;而且两组患者的PFS(10.87月 vs 10.55月,HR=1.02)也同样无明显差异(表2)。

研究人员进一步将患者按患病年龄进行分层,结果发现35岁以下发病者的中位OS为21.95个月,短于老年发病组的OS(26.12个月),但依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各组患者的PFS也与之类似,尽管35岁以下发病者的中位PFS(9.33个月)短于老年发病组(10.05个月),但各组无统计学差异(表3)。

最后的亚组分析也发现,yoCRC组与老年发病组相比,患者的OS及PFS与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原发灶位置、化疗方案等均无相关性。不过,较早的发病年龄与KRAS野生型的mCRC患者预后较好相关(OS,P=0.04);在BRAF突变型及APC突变型mCRC患者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图1)。

总的来说,这是目前有关mCRC患者发病年龄与预后相关性的一项规模最大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发病年龄对患者的生存期及无疾病进展期并无明显影响。

尽管年轻患者通常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能承受更为全面的治疗,但这些似乎都无法改善他们的预后。研究人员表示,未来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去关注早发型大肠癌,以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预后。(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