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患者死亡,FDA暂停BioNTech与宜联生物合作开发的ADC药物临床试验
该ADC药物可能会产生“不可接受且显著的疾病或伤害风险”,据悉,该ADC药物在1期临床试验中出现了3名患者死亡。
2024-06-20
Nature子刊:肿瘤内注射三联mRNA-LNP疗法,诱导全身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开发了脂质纳米颗粒(LNP),用于递送核苷修饰的mRNA编码的IL-21、 IL-7和4-1BBL,从而构建了一种三联LNP疗法。
2024-12-18
四川大学综述:癌症治疗的明日之星——AKT,肿瘤治疗广谱靶点
从全球研发来看,AKT抑制剂潜力巨大且赛道不拥挤。据智慧芽数据库统计,全球AKT抑制剂在研项目有55款,其中近50%(27款)处于临床前阶段,进入临床Ⅲ期的仅有6款。
2024-08-30
四川大学宋欢团队研究显示,腹部肥胖或手臂肥胖,或加速大脑衰老
结果表明,特定的身体成分模式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大脑衰老有关,腹部肥胖和手臂肥胖的人,更容易患上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加速大脑衰老。
2024-08-11
2025年首篇Cell: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合作揭示GPCR质子感知及演化机制
该研究从进化、功能和结构角度,阐释了不同物种GPR4在质子感知中的共同机制以及物种特异性的独特机制,进一步描述了特定的质子感知GPCR是如何进化以适应不同生物的不同生活方式。
2025-01-07
Nature子刊: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丁显光团队开发效果更好的自体肿瘤疫苗
该研究在微流控芯片上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TEV)的可逆免疫信号封装,使用5-10纳米厚的羟基氧化铁薄膜掩蔽TEV上的CD47信号,调控免疫细胞对TEV的识别。
2024-10-02
Nat Commun│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丁显光等开发新的方法,调节肠道微生物群
在这项工作中,为了改善许多患有IBD的患者的病情,研究建议设计一种肠系膜植入的自体巨噬细胞生物反应器,能够按需原位生产治疗性EV,直接缓解肠道微生物群诱导的IBD。
2024-05-03
Advanced Materials:张川/洪佳旭团队开发杂合外泌体囊泡,靶向递送siRNA,治疗干眼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张川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主任医师团队合作,在 Advanced Materials 期刊发表了论文。
2024-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