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细胞》:阴魂不散!研究发现,癌细胞发生坏死性凋亡后,仍可通过释放IL-1α抑制抗肿瘤免疫
在化疗等原因导致的坏死性凋亡发生过程中,癌细胞会通过释放IL-1α募集免疫抑制性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在自己死后仍能导致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因此抑制IL-1α也就成为了与现有治疗协同增效的手段。
2024-12-03
Nat Commun:工程化干细胞源细胞外囊泡双模式“大显身手”,清扫坏死细胞,助力肝脏新生
研究制备了表达信号调节蛋白α的细胞外囊泡,发现其能阻断CD47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坏死性凋亡肝细胞的能力,还可促进肝脏再生,在多种急性肝衰竭动物模型中疗效显著,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新策略。
2025-03-05
《细胞》子刊:科学家首次发现,肿瘤坏死因子竟会促进树突状细胞凋亡,帮助胰腺癌进展!
结果说明,TNF主要是通过TNFR1信号通路来促进PDAC进展的,当敲除Tnfr1或用抗体阻断TNFR1信号时,可增强小鼠肿瘤内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减缓肿瘤进展。
2024-09-07
Cell Stem Cell:郭峰团队开发新型类器官技术平台,解决坏死、缺氧等问题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受血管网络启发的可扩散(vascular network-inspired diffusible,VID)支架,以模拟生理扩散物理特性,用于生成功能性类器官,并表征
2025-03-21
Stem Cell Res Ther:凝血酶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能有效缓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本研究发现,凝血酶预处理间充质基质细胞衍生的细胞外囊泡在体外可改善细胞活力、调节炎症,在体内能减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鼠症状、保护肠道干细胞,或可成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新选择。
2025-03-28
Nature:科学家利用空间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发出治疗人类中毒性表皮坏死的新疗法
本文研究揭示了JAK/STAT和干扰素信号通路或能作为驱动中毒性表皮坏死发生的关键致病性驱动因素,并阐明了靶向性JAK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性手段的巨大潜力。
2024-10-24
PNAS:钟清/张晶/牟姗团队合作揭示RIPK4调控氧化应激坏死和铁死亡新机制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针对人类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家族成员的siRNA筛选,发现RIPK4对氧化应激和铁死亡至关重要。
202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