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碳点凝胶的仿章鱼协同变形变色运动机器人研究中获进展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通过进化,不断增强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利用协同的形状变形、颜色变化和运动,拥有在不同环境中交流、伪装等能力。科学家尝试设计智能人工材料(特别是具有类生物组织性能的软湿聚合物凝胶)来复制多功能协同行为,这将有利于理解自然的多功能协同行为,并可整合和升级受生物启发的多功能机器人。然而,实现高等生物的三功能协同或多功能

2021-08-09

昆虫取食诱导的植物系统性信号保守性研究取得进展

自然界中,植物能够感知局部的胁迫,并产生某些系统性信号以介导整个植物的生理响应。植物的系统性响应至少存在三种类型:对病原体的系统性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对损伤和昆虫取食的系统性损伤响应(systemic wound response)以及对非生物胁迫的系统性获得适应(systemic acquired accl

2021-08-01

Hepatology:红景天苷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途径抑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正成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红景天苷(p-羟基苯乙基-β-d-葡萄糖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和抗癌活性。然而,红景天苷对NASH的治疗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图片来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292604/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021-07-28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研究发现大豆耐新机制

  盐碱、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不利于作物生长,造成减产甚至导致植物死亡,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环境因素。大豆是重要农作物,提高大豆耐盐能力有助于增强大豆对灾害的抵抗能力,并能利用低盐碱化土地增加种植面积,提高产量。最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劲松研究团队发现核因子Y(Nuclear factor Y)复合体的成员GmNFYA,

2021-07-20

Nat commun:应激诱导的分泌自噬通过增强MMP9的分泌来促进细胞外成熟

过度或长时间的压力会对体内平衡造成威胁。为了适应压力,从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到分子通路的激活,几种策略最终导致生理和社会反应的改变。

2021-08-04

Plant Physiology :研究揭示植物调控内质网胁迫诱导细胞死亡的新机制

内质网是细胞内重要的蛋白合成和加工场所。外界环境胁迫会导致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在内质网中积累,从而引起内质网胁迫。为恢复细胞的稳态和促进生存,未折叠蛋白响应(UPR)信号通路被激活。然而持续或突发剧烈的内质网胁迫均会激活UPR的末端细胞死亡调控途径,诱导细胞死亡。因此,内质网胁迫应答与逆境中植物细胞命运的最终抉择有重要关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

2021-08-01

:揭示金属钌配合物诱导DNA相分离微观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研究员李国辉团队与中山大学教授毛宗万团队合作,在揭示金属钌配合物诱导DNA相分离微观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在正确的时间及空间实现一定秩序的聚集以达到“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的现象调节着诸多细胞活动,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

2021-08-01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对甲酚可以诱导自闭症样行为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与微生物区系-肠道-脑轴的失调、微生物区系组成的改变以及微生物代谢物的粪便、血清和尿液水平有关。然而,微生物区系-肠道-脑轴失调与ASD之间的因果关系仍有待证实。在这里,作者假设微生物代谢物对甲酚,与神经典型个体相比,在ASD患者中更为丰富,可以在小鼠中诱导ASD样行为。微生物代谢产物对甲酚选择性诱导小鼠ASD核心行为症状。对甲酚引起

2021-07-22

安徽农大汪松虎课题组阐明叶绿体逆向信号对植物抗应答的促进作用

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安徽农业大学关于盐胁迫条件下植物叶绿体活性氧自由基(ROS)稳态维持的机制研究,阐明了叶绿体的逆向信号对植物抗盐应答的促进作用。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汪松虎教授为该文的通讯作者,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已毕业博士庄勇为第一作者。盐胁迫会对植物细胞造成离子毒性、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等伤害。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对盐胁迫非常敏感,会产生大量的活

2021-07-17

Gut:BRAF突变诱导老年和异常甲基化的肠上皮快速癌变

固有性锯齿状病变(SSLS)在各个年龄段都很常见,但BRAF突变型癌症主要发生在老年人。DNA甲基化异常在年轻患者的SSL中并不常见。在这里,作者询问衰老和DNA甲基化在SSL启动和进展中的作用。发生在老年人肠道的SSL有明显更高的自发性肿瘤进展风险。这些发现支持锯齿状结直肠癌发生的新概念模型,即BRAF诱导的肿瘤转化的风险依赖于年龄,并可能与年龄相关的分子

20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