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利用细胞焦亡治疗癌症,吴皓团队发现激活抗肿瘤免疫且无毒的GSDMD小分子激动剂
该研究揭示了一种依赖于低水平肿瘤细胞焦亡来诱导抗肿瘤免疫的策略,并提出了利用焦亡进行癌症治疗而不引起明显毒性的可能性。
降低10种肥胖相关癌症风险!GLP-1RAs再添额外临床益处
该项研究对160多万位既往未诊断出这13种OACs的T2D患者进行了分析,这些患者2005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曾接受胰岛素、GLP-1RA或者二甲双胍治疗。
PNAS:一种癌症药物或有望降低机体血糖水平
本文研究揭示了CRL3在肝脏代谢调节机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证实了CRL3下游NRF2的过度激活或许会导致肝脏代谢不适应肥胖和胰岛素耐受的发生。
J Nanobiotechnology : 基于纳米颗粒负载小分子光敏剂的nir可活化一氧化氮发生器,用于光动力/气体协同治疗
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平台Cy-NMNO@SiO2,它是一种探针Cy-NMNO装载到介孔二氧化硅中以实现药物递送。
【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预防癌症的疫苗】盘点:国产HPV疫苗崛起!打破垄断,迎接千亿市场新机遇
国内HPV疫苗的研发和市场布局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而且在市场拓展方面展现出强劲势头。
Cell子刊:西安交大李磊团队揭示衣康酸转运蛋白SLC13A3赋予癌症免疫治疗抗性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衣康酸进入肿瘤细胞的新机制,并提出了通过抑制 SLC13A3 介导的衣康酸摄取来增强抗 CTLA-4 免疫治疗效果的新策略。
RSC Adv:灵芝酸A能降低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帮助机体抵御癌症
本文研究揭示了灵芝酸A的新功能,并强调了其能通过靶向作用葡萄糖的代谢来用作新型癌症疗法。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灵芝酸A的抗癌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新的抗癌药物开辟了新的途径。
Nature Methods | 革新癌症治疗:EpiChem技术揭示药物与染色质结合的单细胞层面机制
EpiChem为在单细胞水平上解析小分子药物与基因组相互作用及其表观基因组状态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这一技术的潜在应用范围广泛,从药物开发到理解细胞异质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衰老是癌症的最大风险因素?最新Science研究揭示关键机制,阿那白滞素或成预防新希望
阿那白滞素(anakinra)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的药物。研究发现,阿那白滞素可以重新用于阻断早期肺癌病灶与骨髓之间的有害信号,从而减轻免疫衰老对癌症的有害影响。
Commun Chem:新研究揭示突变的p53 蛋白促进p63和p73转化为癌症促进因子机制
正常的p53可以形成功能性生物分子凝聚物,而这些突变体则大大加快了向固态、淀粉样状态的转变。这种转变通过一种类似朊病毒(prion)的机制进行,将 p63 和 p73凝聚物转化为淀粉样聚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