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新研究阐明生活在较大细菌表面上的微小细菌的不寻常生活方式之谜
髌骨菌(Patescibacteria)是一类令人费解的微小微生物,其生存方式一直难以捉摸。科学家只能培养出几种类型的髌骨菌,但这些细菌种类繁多,存在于许多环境中。
2023-09-25
JACC:迄今最大规模研究发现,近1/3的成年先心病患者存在焦虑和/或抑郁症状,并与较差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有关
这项研究是迄今规模最大的评估成年CHD患者心理困扰情况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近1/3的参与者报告了出现明显的抑郁和/或焦虑症状,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不良影响。
2024-01-25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阐释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抑郁症风险的神经机制
最后,研究团队进一步整合生活方式、抑郁、遗传、脑结构和免疫代谢等多方面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刻画这五个维度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系统阐释生活方式降低抑郁症发病风险的神经机制
2023-09-13
Nature子刊:PTSD患者大脑中创伤记忆与悲伤记忆的表达方式不同
研究团队指出,仍需在更大的队列中开展进一步研究,但这些研究结果或表明,在PTSD个体中,大脑对创伤性记忆的表征与相似的悲伤记忆有所不同。
2023-12-06
你监测血糖的方式对吗?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管理上应采取可兼顾餐后血糖的降糖方案
血糖高了怎么办?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控制饮食、吃降糖药、打胰岛素,有条件再买个血糖仪监测血糖。糖尿病控制真的有这么容易吗?血糖仪监测空腹血糖正常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吗?
2023-12-18
6万余女性研究发现,晚睡型人相较早睡型人糖尿病风险升高72%,即使排除生活方式影响仍增19%
考虑到睡眠类型不仅部分由遗传决定,而且很多人可能还受到工作要求的限制,因此可能很难改变,夜猫子姐妹们还是得多关注饮食和运动,才好身体倍儿棒呀!
2023-10-08
《自然·精神卫生》:华山医院团队揭示生活方式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健康多一点,抑郁少三分
在本周的《自然·精神卫生》杂志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联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青年研究员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2023-09-18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研究超28万人数据表明,养成这7种良好健康生活方式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57%!
说起抑郁症,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在如此“卷”的时代,压力无处不在,为了生计奔波劳累,为了学业拼命熬夜,濒临奔溃的情绪无法及时排解,日积月累,越来越多人患上抑郁症。当面对抑郁症的
2023-09-20
Science子刊:吸烟致癌的新方式——抑制抗癌蛋白,诱发癌症并使其更难治疗
近日,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Advances 上发表了题为:Mutational processes of tobacco smoking and
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