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徐丛剑教授团队在PGT生殖遗传阻断技术方向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国际权威临床医学研究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11.492)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徐丛剑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A comprehensive and universal approach for embryo testing in patients

2021-08-06

Science子刊:使用经过改造的IgG抗体捕获人类精子,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女性避孕选择

2021年8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德克萨斯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制造出的一种抗体在捕获人类精子方面的有效性为99.9%。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8月11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ngineering sperm-bin

2021-08-16

IMMUNITY:胎儿时期的红细胞髓祖细胞可分化巨核细胞

胚外卵黄囊包含第一个确定的多能造血细胞,命名为红细胞髓系祖细胞。它们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出现之前的原位,并产生红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后者以Myb转录因子独立的方式产生。

2021-08-03

有机-金属杂化体对核酸四链体-双链杂化体的选择性结合和溶液结构

核酸二级结构的形成对其在体内的生物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G-四链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核酸二级结构已被发现存在于基因中具有重要功能的特定区域。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影响着基因表达、基因组稳定性和端粒酶活性。含有互补碱基对的富鸟嘌呤寡核苷酸序列可以形成四链体-双链杂化体(QDHs)。在脑组织和肿瘤相关基因中发现了高频率的可形成QDH的序列。G-四链体的折叠和展开的

2021-08-14

中国家驴遗传结构和体型大小受选择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学院动物基因组与基因功能研究团队在中国家驴遗传结构和体型大小受选择信号领域取得进展,在《Journalof Genetics and Genomics》(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在线发表了题为《Genomic Analyses Reveal Distinct Genetic Architectures and

2021-08-02

急性髓白血病新药重磅进展 中国患者有望迎来中国首个 IDH1抑制剂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成人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疾病进展迅速,以内被称为中老年人的“噩梦”,面临着急迫的临床需求,尤其是IDH1易感突变的R/R AML患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一“窘状”有望打破。 

2021-08-03

J Hepatol:肝硬化的微生物区及其在肝脏失代偿中的作用

肝硬化-慢性肝病的常见终末期-与一系列事件有关,其中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生物失调是核心。细菌毒素进入门静脉或体循环可直接导致肝细胞死亡,而生物失调也会影响肠道屏障功能,增加细菌移位,导致感染、全身炎症和血管扩张,从而导致急性代偿和器官衰竭。急性失代偿及其严重形式,急性-慢性肝衰竭(ACLF)和ACLF,以突发性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和高短期死亡率为特征。ACL

2021-07-28

基石药业艾伏尼布一项全球III期研究结果出炉 新诊断突变急性髓白血病患者迎来新曙光

2021年8月2日,一项旨在评估同类首创靶向药物艾伏尼布(ivosidenib)联合化疗药物阿扎胞苷在不符合强化化疗条件的新诊断AML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全球III期研究由于获得明确的积极疗效和安全性数据,这意味着艾伏尼布在单药治疗IDH1突变的复发或难治性AML成人患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更多的AML患者将从中获益。  AM

2021-08-02

Nature Communications:生殖健康微生物组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提升了关于身体各部位共生微生物的认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方庆团队发现微生物组学或进一步拓展对女性生理和生殖健康方面的认识,并有助于提升治疗水平。作为人体最主要的菌库之一,阴道菌群及其对女性生理和生殖健康的作用显而易见。作为“生命摇篮”的宫腔像一个黑箱子,若不借助宫腔镜等手段,很难判断健康状态,更无法轻易获知其微生态是

2021-07-17

Trends Immunol:缺氧和HIF-1是肠道微生物区和宿主相互作用的关键调节因子

氧(O2)利用率是调节脊椎动物肠道粘膜微生物区系组成和细胞动态平衡功能的关键因素。微生物代谢产物增加了肠上皮细胞(IECS)对O2的消耗,降低了其在肠道中的利用率,并导致缺氧。这种生理性缺氧激活细胞缺氧感受器,以适应IECS和粘膜驻留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功能,如3型先天淋巴细胞(ILC3s)。在这篇综述中,作者讨论了最近的证据表明,微生物区系、缺氧/缺氧感受器和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