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PR:科学家揭示夜班工作增加机体患糖尿和肥胖症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提供了一种分子水平上的机制,其能将机体昼夜节律钟的失调与夜班工作所产生的长期不良健康结局联系起来。

2024-05-17

温州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高血糖诱导糖尿病患者炎症性心肌的机制

在心肌病中,hg诱导的FGFR1激活是通过TLR4和c-Src介导的,其聚集在mapks介导的NFkB激活上,从而增加炎症细胞因子的转录和随后的纤维化和肥厚。

2024-05-01

Cell Rep:科学家成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脑肠轴”来改善阿尔兹海默的疗法

本文研究展示了一个系统性的生物学框架,如果广泛应用的话,其或许能揭开阿尔兹海默病和其它复杂人类疾病中肠道微生物组的特殊GPCR靶点。

2024-05-13

Nature子刊:刘怡/徐骏疾/贾璐团队揭示牙周细菌通过“口腔-肠道”联动加重炎性肠的新机制

研究表明,口腔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肠道菌群-亚油酸代谢-Th17/Treg细胞平衡轴加重结肠炎。

2024-05-12

全球首个:辉大基因治疗先天性耳聋的RNA碱基编辑疗法,获美国FDA孤儿药及儿科罕见药物双认证

该研究支持辉大的迷你型dCas13X-RNA碱基编辑器疗法有潜力为因OTOF基因中Q829X突变而患有严重听力损失的儿童恢复听力。

2024-04-18

《柳叶刀·精神学》:首个荟萃分析发现,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身体多病症患病率高达25%!

在精神多病症方面,研究团队发现,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体出现精神多病症的几率,是没有严重精神疾病个体的1.9倍。

2024-05-11

Nature:阿尔茨海默的根本原因,竟是脑细胞中的脂肪堆积?一个被忽视100多年的发现

这项发表于 Nature 的研究发现, APOE4基因型促进小胶质细胞向进化保守、适应不良和破坏性的脂滴积累的小胶质细胞(LDAM)状态过渡。

2024-03-31

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解读科学家们在人类炎性肠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人类炎性肠病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当然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就对近期科学家们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2024-01-25

Nature:利用反向代谢组学发现诊断和治疗炎症性肠的生物标志物

近年来,微生物组研究的重点开始从微生物本身转向它们产生的分子。毕竟,正是这些分子直接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人的健康。然而,要确定一个人的微生物组正在制造哪些分子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典型的代谢组学

2023-12-25

为什么国宝大熊猫会有棕色的,是白化吗?PNAS最新研究:揭开中国陕西秦岭棕白色大熊猫之谜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全球罕见的棕色大熊猫的毛色变异由Bace2基因缺失突变导致,并通过减少黑素体数量和大小的方式使得原本的黑色毛发呈现棕色,为圈养繁育棕色大熊猫提供了关键的科学基础。

202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