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分子抑制剂选择性靶向BCL6是卵巢癌的潜在治疗策略

本研究发现WK369是一种新型的BCL6小分子抑制剂,在体外和体内均能显著抑制OV的生长和迁移,且无毒性,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

2024-03-19

Sci Adv:中国科学家发现有望治疗人类卵巢癌的潜在选择性分子抑制剂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有望治疗卵巢癌的潜在治疗性靶点和临床前候选药物。

2023-11-30

Cell Metab | 同济大学章清/刘玲/房玉江发现胞质pH值是胰腺β细胞中胰岛素加工和分泌的环境信号的直接联系

该研究发现Smad5在调节胰岛素加工和分泌中的作用独立于Smad4的存在。这是第一个体内证据表明Smad5在调节胰岛素生物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与BMP信号传导无关。

2024-03-24

南大团队发现,年轻血浆中的细胞外囊泡可通过改善线粒体代谢,逆转衰老相关功能障碍

在年轻sEV治疗后,雄性衰老小鼠的生育能力有了显著改善,精子质量和睾丸功能提升,交配实验中胚胎着床和子代数量都显著恢复到接近年轻小鼠的水平。

2024-04-18

Ann Rheum Dis : 中山大学蒋云/陈崴等通过单细胞测序揭示CD163+树突状细胞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深入解析了LN患者肾脏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和固有细胞的组成,首次鉴定肾脏CD163+DC亚群,并发现其具有促炎、抗原呈递能力强的特征。

2024-02-06

托法替尼(TOF)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调节胶质细胞极化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

脊髓损伤(SCI)是指脊髓的暂时性或永久性损伤,导致脊柱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SCI的病理机制包括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

2023-10-26

STTT | 中国医学科学院彭忠/舒鹏程发现DOK6选择性对接神经营养信号转导,抑制周围神经病变

该研究发现DOK6是一个参与外周轴突维持的新因子,并发现DOK6的缺失会导致小鼠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

2024-02-16

研究揭示分子调控tau蛋白相分离和聚集的机制

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通过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动态组装成高度浓缩且具有类似液体性质的凝聚体微区,执行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相分离的

2023-09-14

广东省人民医院杨衿记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被最新CSCO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和NCCN临床实践指南引用

为了对抗或逃避抗癌治疗,癌细胞会想出各种狡猾的招数,这便有了形形色色对治疗的耐药机制,而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要说哪种耐药机制最让奇点糕

2023-12-27

Cell Chem Biol:非细胞肺癌药物劳拉替尼或能靶向作用额外蛋白 有望开辟癌症治疗新路径

来自H. Lee Moffitt癌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明,ROS1抑制剂劳拉替尼或许在抵御另一种名为PYK2的蛋白质上有活性,同时研究人员还揭示了这种抑制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