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李博文等开发新型LNP载体,吸入后可实现对肺部的高效mRNA递送及基因编辑

利用高通量平台,研究团队合成和筛选了可生物降解的可电离脂质组合文库,以构建用于递送mRNA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器的吸入式递送载体。

2023-04-06

我国科学家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结构聚类分析,发现一系列新的碱基编辑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高彩霞(Gao Caixia)课题组率先使用人工智能(AI)辅助的方法,通过结构预测和分类发现具有独特功能的新型脱氨酶蛋白。这种方法为发现和构建理想

2023-06-30

《细胞发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首次发现,免疫细胞基因突变竟会诱发实体瘤!

不过这个研究没有探索树突状细胞IKKα缺失诱发乳腺癌的具体机制,以及在乳腺癌患者群体中是否存在这个类型的乳腺癌。后续研究如果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防可能会有重大的意义。

2023-08-01

国内AAV基因疗法步入爆发前夕,24款IND获批,3款进入III期临床

目前,国内共24款AAV基因治疗药物IND申报获批,其中,3款进入III期临床。按照其IND获批时间顺序汇总如下:

2023-07-31

2023细胞与基因治疗大会 | 论坛四嘉宾日程公布—邀您共谈抗体工程与创新免疫治疗技术新突破!

2023(第14届)细胞与基因治疗研讨会暨抗体工程与创新免疫治疗技术论坛,9月22-23日上海富悦大酒店召开!

2023-09-01

Science:科学家识别出169个基因或与人类皮肤、头发和眼睛中黑色素的产生直接相关

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将169个基因与皮肤、头发和眼睛中的黑色素的产生联系了起来,文章中,研究人员对细胞样本进行了流式细胞分析和全基因组CRISPR筛选。

2023-08-21

Health Psychology:从基因应激交互模型的角度揭示过劳肥之谜

本研究通过扩展和丰富现有的健康行为改变模型(HAPA),发现基因型和工作压力在意愿和执行阶段都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基因×应激交互模型,用以解释人们在压力环境下的饮食选择。

2023-07-17

ACS AMI:吾麦尔·亚森/朱新远团队开发超分子嵌段共聚物载体进行可见光诱导的基因递送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维吾尔族老师吾麦尔·亚森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朱新远教授团队通过在客体分子中引入二甲基氨基偶氮苯基团开发了一类生物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优异的阳离子型超分子嵌段共聚物基因载体,赋予了基因载体可见

2023-09-01

中美科学家首次证实,阴道微生物移植安全,且与剖腹产婴儿神经发育改善10%有关

这项迄今最大规模的三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首次证实:阴道微生物移植是安全的,而且阴道微生物移植与婴儿的神经发育情况改善有关。此外,他们还发现阴道微生物移植明显加速了剖腹产婴儿肠道微生物的成熟,并在出生后4

2023-06-21

Nature:中美科学家联袂揭示启动小鼠合子基因组激活的关键转录因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清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受精卵细胞---称为合子(zygote)---如何进行“重置”,从而使新形成的胚胎能够按照自己的遗传程序

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