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发表Cell论文,全面揭示蛇类起源及特殊表型演化的遗传基础
这项研究率先启动了蛇类大规模组学研究,全面揭示了蛇类起源及特殊表型演化的遗传机制,对于理解爬行动物的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推动脊椎动物演化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2025-01-30
Nature重磅:ADC+碱基编辑,清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重建血液系统
该研究将CD45靶向的ADC与基因工程造血干细胞(HSC)相结合,创建了一种几乎通用的替换造血系统的策略,无论疾病的病因或起源细胞类型如何。
2024-05-30
Nature|中瑞科研团队合作发表全球最大规模结直肠癌多组学研究
2024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组学与智慧医疗中心联合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华大基因等机构在
2024-08-09
Cell三篇齐发:揭开LAG-3与PD-1协同驱动T细胞耗竭机制,同时靶向可改善癌症治疗效果
这三项研究共同提供了PD-1和LAG-3单独或联合作用的机制见解,强调了进一步临床开发的机会。
2024-08-20
我国学者在Cell发表世界首个现货通用CAR-T成功治疗自身免疫病的临床结果
该研究中使用的新一代通用型CAR-T产品具有以下临床优势:极大的患者可及性、更高的临床安全性、更优的临床治疗效果,克服了患者自体CAR-T细胞的高度个性化、制备周期长等诸多痛点。
2024-10-08
复旦联合上海交大,开发新型LNP,同时递送siRNA和mRNA,治疗乙肝病毒感染
RNAi疗法的临床应用受到肝脏靶向递送系统所带来的挑战的阻碍。随着新型GalNAc技术和脂质纳米颗粒(LNP)的开发,基于siRNA的药物如Partisiran和Inclisiran已获批临床使用。
2024-06-27
师从诺奖得主David Baker,西湖大学陈子博发表Science论文,开发基于蛋白质的人工神经网络
该研究证明了利用合成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构建模拟人工神经网络的回路来进行复杂信号分类的可行性。
2024-12-24
清华大学/西湖大学合作发表Immunity封面论文,揭示肠道神经-ILC2的双向通讯抑制了抗蠕虫免疫反应
该研究揭示了在蠕虫感染过程中,2 型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产生的 IL-13 会使肠道内在神经元(iEN)发生活化,上调 β-CGRP 的表达,从而抑制 ILC2 介导的抗蠕虫免疫反应。
2025-02-02
科学家发现一个同时调控抗肿瘤免疫与血管生成的抗癌靶点
RNA给药技术平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了,所以Zbtb46 mRNA纳米颗粒治疗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进入临床研究,帮肿瘤微环境“重整旧山河”,让血管正常化、让免疫燃起来,新的靶免联合策略可真值得期待呢!
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