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发表基于离子淌度质谱的多维代谢物鉴定技术和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研究员朱正江课题组发展了基于离子淌度质谱的碰撞截面积数据库(AllCCS),并开发出基于离子淌度质谱的多维代谢物分析技术,用于生命体内已知和未知代谢物的化学结构鉴定。离子淌度质谱(Ion Mobility-Mass Spectrometry)是一类能够根据分析物离子的尺寸、形状和电荷进行气相分离和检测的质谱技
中国研究人员发表“中国和越南苦苣苔科分类”专辑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组织,海南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安徽大学、深圳仙湖植物园、生态环境部南京生态环境研究所、越南植物保护中心(CPC)等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完成的“中国和越南苦苣苔科分类”专辑在PhytoKeys发表。该专辑共收录19篇文章,相关研究利用分子手段恢复了1个中国特有属(四数苣苔数属Bournea)和该属2个
阜外、清华合作成果发表,牛津专家点赞诊断潜力
自拍是我们常用的手机功能之一,在不远的将来,自拍照也许还可以用作疾病筛查工具。根据阜外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郑哲教授与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所长季向阳教授牵头、新近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成果,通过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仅需对4张自拍照进行分析就能够预测个体是否患有冠状动脉疾病(CAD,慢性冠心病)。在同期刊发的题为“欢迎来到医学诊断新时代”
华人科学家在Cell期刊上发表快照文章,总结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功能
2020年8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作为一种分子伴侣,协调脂肪酸和其他分子在细胞之间的运输。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副教授Bing Li博士研究FABP作用的领军人物。2020年8月20日,他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的Cell期刊上发表了关于FABP功能的“快照(SnapShot)”文章,文章标题为“Sn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陶晓奇副教授课题组在国际Top期刊发表高水平综述论文
近日,国际Top顶级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最新刊登了我院陶晓奇副教授课题组发表的题为“Conjugation of antibodies and aptamers on nanozymes for developing biosensors”论文。该期刊为国际工程科技类顶级期刊,在分析化学领域排名第一(1/
研究人员发表中性粒细胞稳态和炎症状态下的单细胞发育和异质性图谱
2020年7月27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程研究组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罗鸿博研究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马凤霞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reveals neutrophil heterogeneity in homeosta
J Psych Neurosci:同时患上焦虑症和抑郁症或会让大脑尺寸变得更大
2020年8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Neuroscience上题为“Volumetric brain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depression in association with anxiety: a systematic review
2020年8月7日Science期刊精华,我国科学家同期发表3篇Science论文
2020年8月9日讯/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8月7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Science:揭示蛋白酶体控制古生菌细胞分裂机制doi:10.1126/science.aaz2532真核生物很可能是由古生菌宿主和α-变形杆菌之间的共生伙伴关系产生的,后两者分别产生了细胞体和线粒体。正因为如此,
CMAJ:湿热处理可让N95口罩循环利用10次,在杀死新冠病毒和细菌的同时不破坏口罩的功能
2020年8月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对N95口罩进行湿热处理可以消除SARS-CoV-2和细菌,这将允许重新使用这些稀缺资源。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30日在线发表CMAJ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ffect of moist heat reprocessing of N95 respirat
中国科学家在CNS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解读!(2020年5-7月)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5-7月份中国科学家们在CNS三大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1】Cell:重磅!中国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肺腺癌的全面蛋白质组图谱!doi:10.1016/j.cell.2020.05.043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