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英国药理学:小檗胺和瓦巴因靶向Na+K+- atp酶与索拉非尼协同抑制肝癌

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一线药物。然而,肝癌患者对索拉非尼的反应各不相同,许多应答者在长期治疗后敏感性降低。本研究旨在探索增强或最大化索拉非尼抗hcc作用的新策略。小檗胺或其他Na+ /K+ - atp酶配体有可能提高索拉非尼在HCC中的反应性。靶向Na+ /K+ - atp酶是增强索拉非尼抗hcc作用的新策略。图片来源:https

2021-07-15

Nature Plants:揭示ABA逆境信号与BR生长信号的协同调控现象及分子机制

  植物生存依靠体内不同激素信号间复杂交互作用以维持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的有效平衡。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iod,BR)是两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前者与植物对环境胁迫的响应紧密相关,被视为典型的“逆境激素”;而后者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中具有重要功能。因而,研究人员较早关注ABA和BR信号

2021-07-08

天津医科大学:SIRT1与CRL4B复合物协同调控胰腺癌干细胞促进肿瘤发生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最近,肿瘤干细胞(CSCs)被发现存在于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几种实体肿瘤中。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irtuin 1 (SIRT1)在各种癌症中发挥着生物学功能,但它是如何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和转移,以及它在CSCs中的作用仍不明确。作者发现SIRT1与Cullin 4B (CUL4B)-Ring E3连接酶(CRL4B)复合物

2021-06-25

CircLIFR与MSH2协同通过突变MutS α/atm-p73轴减轻膀胱癌的化疗耐药

2021年5月8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张小平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ircLIFR synergizeswith MSH2 to attenuate chemoresistance via MutSα/ATM-p73 axis in bladder cancer”的文章。CircLIFR与MSH2协同通过

2021-05-18

AIE探针实现高效肿瘤光动力-免疫协同治疗

  在近日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的文章中,研究者利用红细胞膜负载聚集诱导发光(AIE)光敏剂和免疫佐剂Poly(I:C),在小鼠模型中实现了对肿瘤的高效光动力-免疫协同治疗。文章通讯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王世宣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夏帆教授和乐卓博大学洪煜柠(Yuning Hon

2021-04-02

PNAS:ICOS和IL-10协同作用以促进宿主-微生物群落的共生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显示:ICOSLG(编码可诱导的共刺激配体ICOSL)是炎症性肠病的易感基因。 ICOSL与树突状细胞中模式识别受体信号的增强,CD4 T细胞诱导IL-10的产生以及针对特定抗原的高亲和力抗体的产生有关,所有这些都可能解释其参与胃肠道炎症的机制。

2021-04-07

PNAS:科学家揭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拮抗协同进化的分子机制

2021年4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性染色体有多种独特的特性,其能区别于常染色体,包括其遗传方式、两性间所经历的选择以及基因含量,性染色体不仅参与到了性别的遗传决定,同时其也是性冲突和物种形成的重要因素。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Sexually

2021-04-02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IFN-γ协同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和进行性关节破坏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关节病。目前尽管以单向免疫抑制治疗为策略的慢作用抗风湿类DMARDs、生物类DMARDs和靶向合成DMARDs等治疗方案,在部分RA患者治疗中已获不错的临床疗效,但仍有超过50%以上的患者疾病未能获得缓解。因此,亟待探寻安全有效的RA治疗新技术。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

2021-01-07

研究发现玉米籽粒发育与灌浆协同调控中心因子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巫永睿课题组在Plant 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B3 Domain-Contain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ZmABI19 Coordinates Expression of Key Factors Required for Maize Seed Development and

2020-11-26

研究人员发表木质素与碳一原料协同利用研究综述文章

 木质素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体中的芳香族高聚物,由于结构较为复杂,其降解和利用较为困难。有毒碳一副产物的产生是限制木质素高效利用的另一重要因素,然而,目前聚焦此问题的研究较少。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郑平带领的系统与合成生物技术研究团队,在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发表木质素与碳一原料协同利用的综述文章,提出整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