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团队发现,碳酸锂能分流乳酸,重振T细胞抗肿瘤活力

通过“老药新用”使肿瘤微环境中的乳酸助力抗肿瘤免疫应答。

2024-01-25

Nature biotechnology:单细胞生物学是否能实现精准医疗的承诺?

随着单细胞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不断深入,其在临床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也开始显现出巨大潜力。

2024-02-22

2023年临床生物样本库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12月22日-23日,由北京临床生物样本库创新发展联盟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北京生命科学园生物科技研究院(简称:北京生物样本资源库)联合承办的2023年临床生物样本库创新发展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2023-12-29

Circulation:特殊生物标志物或能帮助识别修复机体受损血管的细胞

本文研究首次在小鼠和人类个体机体中发现了一种能识别CRECs的单一前瞻性白哦职务,这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细胞疗法来修复内皮功能障碍患者机体受损的血管。

2024-05-13

实体肿瘤患者肠道微生物源性细菌胞外囊泡的研究

该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群衍生的bev是不同于母体肠道微生物群的分类实体。

2024-04-09

Nat Med:新的生物标志物可预测哪些肾癌患者受益于免疫疗法

得益于免疫疗法,近年来转移性肾癌患者的存活率大幅提高: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确诊五年后仍然存活,而过去这一比例仅为10%。遗憾的是,这种创新疗法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

2024-05-28

2024酶改造与固定化及酶催化技术应用大会--助力绿色生物智造

2024酶改造与固定化、技术应用大会,将于上海宝山合成生物产业园起航,本次大会以“酶改造、新酶挖掘、固定化到产业化的应用之路”为主题,汇聚酶领域的应用专家,聚焦酶工程的前沿技术领域,共话蓝图。

2024-06-05

印刷光学生物芯片检测外泌体方面获进展

外泌体是直径为40 nm-160 nm的胞外囊泡。外泌体因携带大量母细胞的生物信息,在细胞间通讯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视为下一代的癌症生物标志物。

2023-12-20

Cell子刊 | 同济大学秦环龙/许谦/李宁揭示供体和受体的微生物亚种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有效微生物群转移和临床结果

该研究表明,有效的微生物群转移涉及供体和受体微生物之间广泛的相互作用,这些微生物通常具有系统发育上的差异。

2024-02-18

同济医学院团队发现,肠菌产生的氨竟然可以改善抑郁症状

研究发现了氨在应对慢性应激时的关键有益作用,为微生物氮代谢和宿主行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也为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证据。

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