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研究揭示去泛素化酶OTUD1抑制肠炎发生新机制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免疫反应失调所致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多发于结肠和回肠末端。近几十年来,IB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目前临床上尚未找到有效根治IBD的治疗方案。肠道免疫系统能通过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维持肠道免疫稳态,其紊乱可能导致多种炎症和免疫性疾病乃至肿瘤的发生。深入探寻肠道免疫微
Science子刊:陈晓亚研究组发现植物辅酶Q合成途径关键酶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晓亚研究组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A unique flavoenzyme operates in ubiquinone biosynthesis in photosynthesis-related eukaryotes”的科研论文。该研究鉴定了真核生物线粒体中辅酶Q合成途径的苯环6位羟
PNAS:反正不是耳内的特殊结构
众所周知,许多动物都能感知人类无法感知到的东西。例如,不起眼的鸽子就能通过地球上(人类)不可见的地磁场进行感知和导航。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也一直对这一现象的发生很感兴趣。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墨尔本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鸽子内耳中的特殊结构事实上并不是解释这一现象的答案。鸽子解剖学中的几个
ACS NANO: 多功能菌基纳米酶实现肿瘤治疗精准打击
化学动力疗法(CDT)是一种通过肿瘤微环境(TME)内源性活性氧(ROS)破坏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肿瘤自身的抗氧化能力以及靶向性等问题限制了CDT的进一步发展。2021年12月,来自南洋理工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在《ACS NANO》发表了题为“Precise Chemodynamic Therapy of Cance
恐怖的新冠:研究发现,重症幸存者面临12月内死亡高风险
自 2019 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新冠肺炎累积感染病例已超过 2.67 亿,死亡人数超过 527 万,且新感染病例数依旧以每日近 70 万的数字增长,形势可谓是相当严峻。遥想当初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乐观地认为,新冠病毒会像当年的 SARS 一样在短暂的爆发后销声匿迹。而随着全球新冠病毒不断蔓延,beta、delta 以及 omic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的机器学习研究中获进展
碱基编辑技术可实现精确的碱基转换,当前,有三类碱基编辑器被广泛应用,包括胞嘧啶碱基编辑器(cytosine base editor,CBE)、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denine base editor,ABE)、糖基化酶碱基编辑器(glycosylase base editor,GBE)。2020年,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
STAT3通过调节成骨作用对骨骼发育和骨内稳态起关键作用
骨骼畸形是典型的AD-HIEs表现,主要由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杂合和功能丧失突变引起。然而,其机制尚不清楚,治疗策略有限。
Nat Commun:蛋白酶体在氨基酸缺乏时组装在一起诱导癌细胞自杀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负责消除废物的细胞系统的一种新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30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
磷酸酶CTDSPL2在有丝分裂中被磷酸化,是抑制胰腺癌肿瘤生长和运动的靶点
羧基末端结构域(CTD)小磷酸酶样蛋白2(CTDSPL2),又称SCP4或HSPC129,是小CTD磷酸酶(SCP)家族的新成员,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