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家在肿瘤中发现超级免疫抑制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为很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是免疫治疗仍面临很多困境,其中之一就是免疫治疗的靶点以及对应的信号通路同时存在于正常组织以及肿瘤中,缺乏严格的肿瘤特异性 [1,2]。
Molecular Therapy:特比奈芬通过诱导dNTP饥饿和减少免疫抑制来预防结直肠癌生长
该研究证实了特比奈芬通过逆转真菌菌群失调、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真菌诱导的MDSC侵袭和恢复抗肿瘤免疫反应来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靶向免疫抑制的RBMS1或是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策略
癌症免疫疗法,包括免疫检查点阻断和CAR-T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然而,免疫寒性肿瘤(如乳腺癌)对免疫治疗的临床反应相当差。
Cell:揭示休眠的癌细胞通过建立免疫抑制性微环境抵抗T细胞攻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研究员Pilar Baldominos及其同事们研究了一些肿瘤细胞用来击败免疫系统和免疫疗法的防御机制。
PNAS:蝙蝠通过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促进病毒传播
蝙蝠被认为是许多微生物的潜在宿主,其中部分微生物可以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而导致人畜共患病。它到底是通过什么来促进病毒传播?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牵头的联合团队研究发现:蝙蝠通过其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可能促进病毒驻留与传播。科研人员介绍,蝙蝠作为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其寿命较长、肿瘤发生不敏感,即使携带众多病毒也不易引起临床疾病特征发生。虽然根据蝙蝠的
间充质干细胞能增强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潜能
基于细胞的免疫疗法可以为各种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包括自身免疫、癌症和脓毒症或病毒感染中的过度促炎事件。然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现乳腺癌中Lin28B对肺促转移“龛”的免疫抑制新机制
《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詹丽杏研究组完成的题为Lin28B-high breast cancer cells promote immune suppression in the lung pre-metastatic niche via exosomes an
免疫抑制新靶点发现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研发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器官移植开展至今,移植器官的保存、手术及术后处理已日益成熟,受者存活率有所增高,但移植排斥反应仍然是威胁受者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发生的细胞信号新机制,鉴定新的治疗靶点,对开发新型免疫制剂具有重大的理论及临床意义。中山大学药学院(深圳)邓文斌教授、陈红波和程芳副教授团队近三年在此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首先,团队首次提出T细胞
《自然》子刊:全面消除肿瘤中的免疫抑制细胞,终于实现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目前已经应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但是,很多对ICB有反应的肿瘤在治疗后期会出现耐药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免疫抑制性细胞,如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MDS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调节性T细胞(Treg)等,它们会显着抑制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的浸润和功能,导致肿瘤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