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RISPR/Cas9基因编辑可能导致细胞毒性和基因组不稳定性

CRISPR/Cas9,俗称“基因剪刀”,是一种精确的基因编辑技术。它允许将所需的DNA序列引入到基因组的(几乎)任何位置,从而修改或灭活一个基因。

2022-08-26

Nature:确定人类癌症的染色体不稳定性特征,有助于开发更好的癌症治疗方法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识别和解释癌症染色体不稳定性的方法,染色体不稳定性揭示了一些存活率通常不到10%的致命癌症的复杂遗传原因。

2022-06-20

单片双药HIV治疗药物伟托®扩大适应症获批,延展至稳定转换HIV感染者

目前,艾滋病仍是中国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105.3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报告死亡数位居传染病病种第一位。

2022-05-11

Plant Physiology:发现协调线粒体稳定性维持和玉米籽粒发育的新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团队发现一个玉米籽粒发育相关基因CNS1,编码P亚型的PPR(三十五肽重复)蛋白,研究解析了该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明晰了其与玉米籽粒发育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玉米籽粒发育直接影响玉米产量,涉及复杂的遗传调控网络,包括线粒体基因的表达。线粒体

2022-03-13

Science:研究揭示人类卵母细胞纺锤体主轴不稳定性的机制

  人类卵母细胞纺锤体易组装出具有不稳定两极的减数分裂主轴,但主轴不稳定的机制仍不清楚。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Mechanism of spindle pole organization and instability in human oocytes”的文章,发现分子马达KIFC1(驱动蛋

2022-03-04

Nature子刊:杜文静/江鹏合作报道苹果酸酶代谢调控突变体p53蛋白的稳定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杜文静课题组与清华大学江鹏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Metabolism杂志发表了题为“Malic enzyme 2 maintains protein stability of mutant p53 through 2-hydroxyglutarat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揭示

2022-03-04

黑果枸杞花青素稳定性研究中取得进展

 黑果枸杞是生长于青藏高原上的多年生灌木植物,具有防止土壤盐碱化、改善生态环境等生态功能。藏药典籍《晶珠本草》记载,黑果枸杞可用来治疗心脏病等,药理学研究表明黑果枸杞具有抗炎、抗氧化、降糖降脂、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炎症等活性。花青素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可以让植物的花瓣和表皮呈现丰富的颜色,有成为天然食品着色剂的潜力。黑果枸杞中富含大量的矮牵牛素类衍

2021-12-22

Cell Report: 蛋白质乙酰化和泛素化相互作用控制MCL1蛋白稳定性

抗凋亡髓系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属于支持生存的BCL2家族,在人类癌症中经常被扩增或上调。MCL1高度不稳定,其稳定性受磷酸化和泛素化的调节。

2021-11-29

M6A RNA甲基化介导的RMRP稳定性通过调控TGFBR1/SMAD2/SMAD3通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和进展

在全球所有恶性肿瘤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死亡率最高。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2021-11-04

染色体不稳定性的乳腺癌对紫杉醇敏感

一个研究团队通过对患者样本的分析,发现了乳腺癌的一个关键特征使乳腺癌对紫杉醇治疗变得敏感或抗性,而且这可能被用来帮助识别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取得治疗成功。

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