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喜欢巧克力,究竟有哪些健康益处?

  巧克力,由于含糖量和脂肪量高,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甜食,在人们看来,巧克力一定是增肥的食品。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饮食健康,对巧克力、糖等高热量甜食敬而远之。然而,多项研究显示,食用巧克力可以降低患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包括中风、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巧克力是我们无法拒绝的美食,其原料可可粉富含纤维、铁和对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还包括

2022-02-15

科学家发现,他汀可抑制“别我”信号,促进巨噬细胞清理凋亡细胞,缓解动脉粥样硬化

  说起他汀类药物(Statins,以下简称他汀),大家都会想到它的降脂功效。作为降脂明星药物,他汀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自1987年以来,他汀一直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首选药物。近日,一篇发表在《自然·心血管研究》期刊上的文章提出,他汀可不止会清理心

2022-03-15

Obesity:越越胖!这种食品要远离

近些年,为了迎合大众需求,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UPF)逐渐流行起来,并且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关于超加工食品的讨论也备受关注,但越来越多的声音更倾向于:超加工食品有害健康!什么是超加工食品呢?简单地说,就是指在已经加工过的食品基础上再加工的食品。比如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方便面、香肠、薯片、冰淇淋、蛋挞、甜甜圈

2022-02-04

你胖,可能不是因为太多,而是你爷爷姥爷那辈吸烟太早...

  众所周知,吸烟是一个对任何人都没有益处的行为:一手烟和二手烟,会严重危害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健康,除了增加呼吸道疾病甚至肺癌风险外,还会增加痴呆症的风险。此前有研究发现,健康的非吸烟者在吸入三手烟三小时后,鼻上皮细胞的基因表达发生了显着变化。它改变了与氧化应激相关的途径,氧化应激可能会损害DNA,而癌症是一个潜在的长期后果。以上这些危

2022-01-25

清华大学董忠军团队发现类似CD47的新型“别我”信号

 免疫系统既要行使免疫防御功能,但又要保持自身耐受,即不攻击自身。具有吞噬功能的巨噬细胞为何不“吃掉”自体健康细胞是重要免疫学问题。目前认为决定巨噬细胞能否发挥吞噬功能主要依赖其表面的活化型“食我”受体和抑制型“别食我”受体。目前公认的巨噬细胞表面“别吃我”(Don't eat me)受体是SIRPa,它识别广泛表达的CD47,触发含有SH2结构域

2022-01-24

研究显示,常枸杞,可防止年龄相关的视力丧失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是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在全球影响超过1.7亿人。而该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确定,可能与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障碍、中毒、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全身性疾病等有关,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枸杞是中国常见的一类食物和传统药物,既可以

2022-01-17

这些人一个冰淇淋就像一盘西兰花一样健康,你说气人不气人?

  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句话: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努力。对于保持体型的问题也是如此:我们不是怕有人比我们瘦,而是这些苗条的人还特别自律,管住嘴(低糖低脂饮食)和迈开腿(日常健身)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不服不行!然而,还有一群人,他们根本不需要自律,大口吃糖,大块吃肉,还能健康苗条,而且,还能轻轻松松拥

2022-01-07

戒不掉糖的原因在肠道,它知道你的是不是真糖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含糖饮料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同时也有证据表明,含糖饮料对心脏代谢健康的有害影响正在积累。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8.4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众所周知,含糖的饮食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减少糖的摄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食用人造甜味剂。人造甜味剂被认为是一种更健康的替代品,但其对健康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尽管糖和人造甜味剂都是甜的,人造甜味剂能骗过

2022-01-15

阻断肿瘤“别我”信号!吉利德CD47单抗magrolimab+阿扎胞苷5项联合治疗研究遭美国FDA部分临床暂停!

magrolimab阻断“别吃我”信号,是吉利德49亿美元收购Forty Seven获得。此次部分临床暂停,是因为研究中报告的疑似意外严重不良反应(SUSAR)在治疗组之间明显不平衡。

2022-01-27

每天80克燕麦,45天后发生了那些变化?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老百姓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过年过节才有机会吃肉,而今天,大鱼大肉已成家常便饭。与此同时,中国居民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迅速飙升,与之密切相关的冠心病也迅速占领了发病率和死亡率榜首。此前,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研究显示,在过去39年间,中国居民的胆固醇

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