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新研究揭示来自摩氏摩根菌的磷脂分子与抑郁症相关联
这项研究表明,一种称为二乙醇胺(diethanolamine, DEA)的环境污染物有时会在摩氏摩根菌在宿主肠道中制造的一种磷脂分子中取代糖醇基团。
2025-02-28
JITC:新型FSK分子和聚焦超声双微泡递送方法有望实现靶向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为了高效递送FSK,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表达FSK的5型腺病毒(Ad.5),并创新性地采用FUS-DMB联合策略,通过安全运输FSK来克服全身性病毒递送的局限性和血脑屏障(BBB)的选择性问题。
2025-06-27
Nat Immunol:揭示溶血磷脂酰丝氨酸抑制机体自然杀伤性细胞抗肿瘤活性背后的分子机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操控1型先天性淋巴样细胞或能诱导强大的抗肿瘤免疫,而且GPR34或能作为一种新型的代谢免疫检查点,从而有望被靶向作用来开发基于1型先天性淋巴样细胞的新型免疫疗法。
2024-11-25
AD:一箭双雕!宾大团队发现,小分子微管稳定剂CNDR-51997可安全有效地减少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的Aβ和tau病理
该研究表明,CNDR-51997可以同时减少两种AD标志性病理,有望成为AD和/或其他tau蛋白病的有效治疗药物。期待进一步更广泛的临床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是否适用于人类患者。
2024-07-07
Nature子刊:宫宁强等人开发小分子调控的双抗,保留抗肿瘤活性的同时避免毒性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SiTE可以诱导有效的抗肿瘤活性,且不会产生严重的肿瘤非靶向毒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毒性。
2024-03-01
eLife:揭示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延长机体健康寿命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二甲双胍或能通过刺激机体产生名为醚酯(ether lipids)的特殊分子从而来延长机体寿命,醚酯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组分。
2023-09-11
科研人员解析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分子机制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一个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可正向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为大豆异黄酮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新植
2022-12-06
Small:基于梯度声压爆破实现双靶点同步超声分子成像
超声分子成像(Ultrasound Molecular Imaging)是利用靶向微泡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过表达的分子标志物特异性结合以实现其超声成像检测的新技术,在疾病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价方面具有较大
2022-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