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我国科学家揭示性别二态多巴胺回路决定小鼠在不同条件下的社会性别偏好

这项研究捕捉到了性别二态多巴胺回路在平衡先天社会需求和外部生存挑战方面的作用,为控制社会决策的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2025-01-31

Mol Cancer:细胞衰老成“隐形杀手”,共刺激域差异决定疗效命运

来自梅奥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聚焦于CAR-T细胞疗法中的一个潜在失败机制。

2025-08-08

EBioMedicine:EZH2对FADS2的差异调控为卵巢癌治疗提供联合靶点,协同抑制显效

本研究发现EZH2差异调控FADS2转录变体,联合抑制EZH2和FADS2可诱导线粒体功能障碍和能量应激,对卵巢癌有更强抗肿瘤效果,为其提供潜在治疗策略。

2025-08-25

Cell研究敲响警钟:ASO 疗法要成功,得先过“蛋白堆积”和“个体差异”两关

这项研究利用整合蛋白质组学方法,严格评估了ASO治疗后组织和CSF中的分子变化,为未来更好地设计和监测临床试验提供了新的治疗生物标志物和见解。

2025-09-26

Sci Rep研究发现:粪便中的“囊泡信使”藏差异,谷氨酸成实体瘤与健康的关键区分标志

本研究发现实体瘤患者与健康人粪便细胞外囊泡的代谢组存在差异,谷氨酸等为关键代谢物,关联特定代谢通路,粪便细胞外囊泡可作为实体瘤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

2025-08-25

EMBO Mol Med:新研究指出相比于健康人群,ME/CFS患者存在数百种生物标志物的差异

研究在患者血液中观察到ME/CFS的迹象。大量重复且多样的血液生物标志物能够区分ME/CF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证据,应能消除人们对ME/CFS由体能下降和运动耐受不良引发的误解。

2025-06-26

Nature Medicine:陈子江院士领衔,建立多囊卵巢综合征分型体系,并揭示各亚型的生殖和代谢结局差异

该研究依托自主建立的全球最具规模的 PCOS 专病队列,在临床大数据的驱动下,经过严谨的统计分析与筛选,精准锁定 9 项临床常用指标,通过 AI 聚类分析,首次确定了 PCOS 的四种亚型。

2025-11-02

Bone Res通过骨痂类器官研究揭示不同性别软骨向骨转化的独特机制

本研究利用骨痂类器官,发现不同供体骨痂类器官有两种软骨向骨转化途径,且受生物性别影响;同时确定分泌蛋白质组可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为骨组织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2025-04-08

Cell | Cheng-Zhong Zhang/鲍春旸等揭示X染色体突变和癌症的性别差异之间的联系

该研究首次阐明一个可以解释癌症性别偏差的基因组变异,首次证明一个体细胞变异可以逆转X染色体失活(这一过程在女性胚胎发育期间启动后一直稳定保持)。

2024-08-25

最新Nature:铁缺乏会通过影响组蛋白修饰和基因表达,导致Sry基因表达下降,引发雄性向雌性的性别逆转

这项研究以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深入的机制探讨,揭示了母体缺铁对胎儿性别发育的潜在风险。

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