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药+化疗上市申请获FDA受理,有望年底上市
4月13日,默沙东宣布,FDA已接受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HER2阴性晚期胃癌或胃食管交界处 (GEJ) 腺癌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sBLA),PDUFA日期定为2023年
JITC: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岳东升团队首次揭示,三级淋巴结构或可预测免疫化疗新辅助治疗长期预后
最近一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手术期治疗中可谓是高歌猛进。在新辅助治疗领域,以CheckMate-816研究为代表的免疫化疗方案已经开始改变临床治疗格局,而近期大量的基础研
Nature:揭示癌症产生化疗抵抗性的新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根特大学和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RHOJ的蛋白通过刺激化疗造成的DNA损伤的修复,使得经历EMT的癌细胞能够抵抗抗癌治疗。
抗PD-1/PD-L1疗法与靶向治疗、化疗、放疗和其他免疫疗法相结合的协同作用
自2011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ipilimumab(抗CTLA-4)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以来,几种针对PD-1/PD-L1轴的检查点阻断疗法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多种肿瘤类型。
乳腺癌治疗药物变迁:从化疗到ADC
乳腺癌治疗药物先后经历了从化疗药物到内分泌疗法和靶向药物的升级迭代,随着免疫疗法的进步,目前形成了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内的多种治疗体系
Cell子刊:隔日禁食加重化疗药物阿霉素的心脏毒性
这些研究数据强调了在阿霉素(Dox)化疗时左心室质量和恶病质调控通路的重要性,建议在临床上提高对热量摄入与化疗相关恶病质和心脏毒性之间关系的警惕。
癌细胞对化疗的反应能力具有先天的随机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加文医学研究所和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来自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细胞可以在对化疗有反应或无反应的状态之间移动。
Nano Letters:阐述罗汉松脂介导的脂代谢重编程增强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的递药策略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瑞教授与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汉清研究员合作在国际权威期刊《Nano Letters》上发表题为“Matairesinol Nanoparticles
《胃肠病学》: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团队破解“癌王”对常用化疗药物耐药之谜!
这项研究揭示了UBE2T介导的泛素化,促进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的分子机制,并开发出了一种靶向UBE2T的小分子抑制剂,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