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研究发现果蝇厌恶机制
有时候,冰箱里的水果烂了。一打开冰箱门,腐烂气味扑面而来,令人作呕。这种厌恶的感觉并非人类特有,果蝇也有。研究人员近日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将果蝇中的这种反应归结为一个名为土臭素(geosmin)的分子。 果蝇喜欢在醋、酒、发酵的水果上生长和产卵。但是当水果开始腐烂时,链球菌和青霉菌就成为一种有毒的威胁。此外,这些细菌和霉菌通常产生大量的土臭素。
云南白药被曝查出水分不合格 再上质量“黑榜”
在牙膏、洗发水等领域玩得风生水起的云南白药,却在主业上栽了跟头。日前,有消息称,云南白药被查出水分不合格,上了四川省药监局公布的“黑榜”。这并非云南白药首次出现质量问题。2007年到2012年,云南白药曾因药品质量、夸大广告疗效等上过多地食药监局的“黑榜”。
JAMA:褪黑激素分泌减少与发生II型糖尿病的较高风险有关
据4月3日发表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先前有证据表明褪黑激素可能在葡萄糖代谢中起着某种作用,研究人员在褪黑激素分泌减少与II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之间发现了一种独立的相关性。
Neural Regen Res:轴突线粒体三维结构可反映果蝇的年龄
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状态下线粒体的形态可发生变化。 一项关于“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xonal mitochondria reflects the age of drosophila”的研究显示,用Fiji和Neurolucida软件可构造出神经元轴突内线粒体的三维图...
Nature:发现可以帮助果蝇进行运动检测的大脑神经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果蝇机体中发现了一种用于进行运动检测的大脑机制。
Virol:周保罗等首次用果蝇表达系统制备艾滋病疫苗组分
近日,国际知名杂志《病毒学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保罗研究组关于艾滋病病毒I型(HIV-1)疫苗的最新成果:一种基于果蝇S2细胞的新型HIV-1 病毒样颗粒(VLP)表达系统。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采用果蝇S2细胞表达系统制备HIV-1 VLP作为艾滋病疫苗组分。
PNAS:果蝇翅膀中可能藏有打开细胞癌变秘密的钥匙
2012年11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 果蝇翅膀中可能藏有揭示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所涉及一系列遗传和分子事件的钥匙。 由ICREA研究员Marco Milan领导、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IRB)科学家们参与的一项研究,在果蝇中重现了一个健康的细胞发生癌变时所发生的每一个步骤。
PNAS:科学家创建新型果蝇研究细胞癌变过程
2012年1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来,IRB巴塞罗那科学家创建了一种果蝇模型,可用于研究基因组不稳定和癌症之间的相关性。 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进行的研究中,科学家具体分析了一个健康细胞发生癌变时的每一个步骤。研究人员已经提供了一种廉价而有效的模型,该模型将允许科学界审议癌症进展过程中每个步骤所涉及的基因和分子。
Cell Reports:研究果蝇行为和细胞功能的新技术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由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新奥尔良药理学Charles D. Nichols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将一项新技术转化用来更好地学习果蝇的行为和细胞功能。 这种强大的遗传工具“Designer Receptors Exclusively Activated by Designer Drugs,简称为DREADD。
科学家用基因技术抑制果蝇性欲防治害虫
果蝇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近日报道,科学家已经发现使用基因技术抑制果蝇性欲的方法,他们希望这一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人们采用环保的方式进行害虫防治。 据悉,这个国际研究小组由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Kansas State University)的Yoonseong Park教授带领,包括来自美国、斯洛伐克和韩国的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