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科学家揭示果蝇性染色体的进化追踪过程

果蝇常被用来进行遗传研究,因为其寿命比较短,而且在实验室可以很容易繁殖,其突变体可以被广泛使用。目前果蝇有1500中已知的种。近日一项刊登在Science上的研究追踪了果蝇一对性染色体的进化历程,这对染色体大约在100万年之前出现。

2012-11-18

PLoS ONE:新型追踪果蝇的软件或助科学家剖析人类神经系统功能

2012年8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西班牙基因组研究中心的研究者设计出了一款开放源的软件,其可以在行为实验中跟踪果蝇及它们幼虫的足迹,从而理解人类大脑决策的制定以及神经系统的相关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杂志PLoS One上。

2012-11-18

:中科院神经所研究人员发现果蝇行为灵活性的神经机制

8月23日,《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郭爱克研究组题为“调节果蝇视觉逆转学习的一个伽马氨基丁酸能的抑制性神经环路”的研究论文。

2012-11-18

Sci Rep:金纳米粒子对果蝇代谢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其历史甚至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埃及,炼金术士们将金熔化后制成的供法老饮用的金水中就含有金纳米粒子。而中世纪的欧洲贵族中也流行着类似方法。现代的纳米研究则表明,金纳米粒子细胞毒性很低,生物安全性良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纳米药物研究。

2012-11-19

Cell:研究发现果蝇厌恶机制

有时候,冰箱里的水果烂了。一打开冰箱门,腐烂气味扑面而来,令人作呕。这种厌恶的感觉并非人类特有,果蝇也有。研究人员近日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将果蝇中的这种反应归结为一个名为土臭素(geosmin)的分子。 果蝇喜欢在醋、酒、发酵的水果上生长和产卵。但是当水果开始腐烂时,链球菌和青霉菌就成为一种有毒的威胁。此外,这些细菌和霉菌通常产生大量的土臭素。

2013-01-18

Neural Regen Res:轴突线粒体三维结构可反映果蝇的年龄

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状态下线粒体的形态可发生变化。 一项关于“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axonal mitochondria reflects the age of drosophila”的研究显示,用Fiji和Neurolucida软件可构造出神经元轴突内线粒体的三维图...

2013-04-19

Current biology:弄清果蝇脑部构造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说,他们弄清了一种名为猩猩蝇的果蝇的脑部构造,掌握了果蝇脑神经干细胞分化发育形成神经回路的详细过程。 据日本时事社报道,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猩猩蝇大脑中心部位主要由106个神经干细胞发育分化形成。研究人员检测每个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发育状态,成功追踪了其中96个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发育路径。

2013-04-09

JAMA:褪激素分泌减少与发生II型糖尿病的较高风险有关

据4月3日发表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先前有证据表明褪黑激素可能在葡萄糖代谢中起着某种作用,研究人员在褪黑激素分泌减少与II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之间发现了一种独立的相关性。

2013-06-19

云南白药被曝查出水分不合格 再上质量“榜”

在牙膏、洗发水等领域玩得风生水起的云南白药,却在主业上栽了跟头。日前,有消息称,云南白药被查出水分不合格,上了四川省药监局公布的“黑榜”。这并非云南白药首次出现质量问题。2007年到2012年,云南白药曾因药品质量、夸大广告疗效等上过多地食药监局的“黑榜”。

2013-01-10

Sleep:褪激素补充剂降低β-受体阻滞剂影响睡眠的副作用

2012年9月29日 电 /生物谷BIOON/ --在美国超过20万人服用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常用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焦虑以及高血压的药物。这些患者很多人存在睡眠问题,这可能是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导致的,因为这些药物抑制夜间褪黑激素的产生。 最近,布里格姆妇女医院(BWH)研究人员发现褪黑激素补充剂可显著改善服用β-受体阻滞剂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

201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