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 MICROBES:饮食异黄酮改变肠道微生物区系和脂多糖生物合成以减轻炎症
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约有280万人患病,比2013年的患病率高出30%。MS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多因素的,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
苹果类黄酮、欧李果实有机酸代谢及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苹果“红满堂”系是由果树研究所通过“舞美”苹果和山定子杂交选育的果肉全红的特色优良品种,其果实富含花青素类和黄酮醇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
Cell:揭示使用药用大麻增加心脏病风险,CB1拮抗剂染料木黄酮有望来拯救
在一项新的大型研究中,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使用药用大麻的人患心脏病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
依普黄酮可以改善糖尿病小鼠认知功能障碍
糖尿病认知障碍(DCI)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以学习能力丧失、记忆和行为障碍为特征,严重恶化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DM)是一种全球流行疾病,影响全球超过4.22亿人,其中30%的人患有DCI,比普通人群患阿尔茨海默病(AD)的风险更高,而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仍然极其有限。
Neurology:摄入富含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或能明显降低帕金森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摄入更多类黄酮化合物的帕金森疾病患者要比不摄入类黄酮化合物的患者而言拥有更低的死亡风险,这些类黄酮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诸如浆果、可可和红酒等色彩丰富的食物中。
研究揭示大熊猫对竹子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规律及其肠道微生物适应性响应机制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PSMs)在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PSMs,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具有显着的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功能。目前,对食源性黄酮类天然复合成分的整体代谢规律及其与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双向作用,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关于黄酮类
Hypertension:机体肠道微生物组或能部分解释摄入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对机体血压所产生的有益效应
来自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诸如浆果、苹果、梨和葡萄酒等富含黄酮类的食物似乎对机体血压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关联或许部分能通过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来解释。
石斛黄酮合成及调控研究取得进展
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铁皮石斛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植物,富含多糖、黄酮、生物碱、联苄类等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病毒等功效,同时也是植物自身抗病、抗逆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