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ancer Causes & Control:肥胖或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021年6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前列腺癌是加拿大男性最常见的一种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腹部肥胖似乎与机体患侵袭性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直接相关,而且更多的机体脂肪似乎也是诱发晚期前列腺癌的一个可能性的原因,机体脂肪的分布和暴露时间似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Causes & Control上题

2021-06-15

Science:爱吃甜食的基因找到了,揭秘肥胖基因影响大脑的机制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有近40%的人超重,13%的人肥胖。肥胖者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在中国,超重和肥胖人群已逾3亿人。FTO基因,肥胖基因,是指基因所编码蛋白质是一种食欲与能量平衡调节途径的组成部分,而这种途径的失衡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体脂肪的积累和体重增加。与肥胖的最强烈的基因关联是一

2021-06-08

长期高糖饮食,或增加成年后认知风险

据数据显示,中国糖的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三,2018~2019年年人均食糖消费量为10.89公斤。糖激活大脑的奖赏系统,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越吃越想你,其程度与药物成瘾诱导的程度相当。同时,糖还会干扰体内瘦素,使大脑无法发出饱腹信号,明明吃饱了,却怎么也停不下来。然而,众多研究显示,吃过多的糖不仅让人长胖,还会促进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研究显示,当果糖摄

2021-06-10

EJCN:超重或肥胖会恶化酒精对人群肝脏疾病的有害影响

2021年6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于持续的肥胖和人群酒精消费的趋势,如今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和酒精性脂肪肝(ALD,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的发病率预计将会不断增长。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2021-06-06

science:饮食和锻炼能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吗?严格的临床试验旨在找出答案

science:Can diet and exercise lower your risk of dementia? Rigorous clinical trials aim to find out

2021-06-09

JCEM:摄入包含整个水果在内的健康饮食或能有效降低机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2021年6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水果(并非水果汁)与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性,然而,水果是如何介导机体来抵御糖尿病的,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题为“Associations between f

2021-06-06

科学家发现高盐饮食会诱发炎症性疾病

  高盐饮食不仅会诱发高血压,同时还与心脏病、肾脏病及脑出血等的发生有直接关系。近期,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高盐饮食会抑制人类单核吞噬细胞线粒体的活性,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行。该研究在著名心血管杂志《Circulation》发表,题为:Salt Transiently Inhibits Mit

2021-05-28

Am J Clin Nutr:儿童长期纯素食饮食可能对心血管有益,但会带来其他健康风险!

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植物性饮食 (PBD) 愈来愈受人们的青睐,且成为越来越多的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健康饮食。越来越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包括地球的可持续性发展,改善健康以及对动物福利的高度关注。从广义上讲,素食不包括肉类和鱼类,而纯素食则不包括所有动物源性产品,比如奶制品和鸡蛋。先前的研究,素食主义和纯素食主义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已在成人中得到评估,包括较低的心脏代谢

2021-06-08

Ann Intern Med:腹型肥胖有救了,快打打太极拳!

2021年5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肥胖程度可以通过体重指数(BMl)判别,但内脏脂肪堆积更具病理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HO)以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 cm,或腰围/臀围:男性>1.0,女性>0.9时为内脏型肥胖,即中心性肥胖,也称之为腹型肥胖。诸多研究显示,腹型肥胖可诱发多种疾病,包括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据数据显示,我国29.1%居民为腹型肥胖,其中男性为28.6

2021-05-31

The Lancet:中国成人肥胖群体已过半,你是不是其中一个?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公共卫生学院在 The Lancet 上发表了Obesity in China 系列研究,该研究以中国肥胖工作组给出的超重BMI指数和中心性肥胖腰围值作为主要标准,通过集合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国全国营养调查(CNNSs)、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CNSSCH)、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CC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