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irculation:5种口腔致病菌竟能“策反”颈部淋巴结B细胞,“潜入”心脏加重心肌梗死

研究首次揭示了几种常见的口腔致病菌是如何通过调动免疫细胞,“远程”加剧心肌梗死损害的。

2025-09-20

Int J Nanomedicine:生姜外泌体样纳米颗粒可增强光疗效果,显著抑制乳腺癌发展

本研究构建了由姜源外泌体样纳米颗粒和吲哚菁绿组成的GDNPs@ICG纳米平台,其光热转换效率达26.38%,在体内外实验中通过多种机制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且生物相容性良好。

2025-02-27

Nature Aging | 衰老细胞清除革命:753b的双重靶向机制与临床前景

这一发现不仅为衰老相关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也为药物设计和衰老细胞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2-05

植物纳米颗粒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代谢为癌症免疫治疗开辟新路径

这项研究清晰地揭示了PNP对人体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机制,为我们理解饮食、肠道微生物群和癌症免疫治疗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2025-02-07

Immunity:清华大学祁海团队破解B细胞免疫记忆形成关键机制——IL-9-ZBTB18信号轴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鉴于白细胞介素-9(IL-9)对于正常的抗体二次应答的重要性,研究团队重点关注了 IL-9 诱导记忆程序的机制。

2025-03-22

蛋白体改写免疫防御规则

人体细胞内默默运转的"蛋白质碎纸机"——蛋白酶体(proteasome),竟是一个隐藏的抗生素制造工厂!

2025-03-10

人体细胞竟自带"抗生素工厂" ——蛋白体改写免疫防御规则

这项发现解开了困扰学界30年的谜题:为何免疫缺陷患者仍能抵抗部分感染?答案就藏在每天被我们分解的200克蛋白质中——其中2.4克悄然转化为天然抗生素。

2025-03-08

PLoS Pathog:利用人类肺部、心脏和大脑类器官揭示汉坦病毒感染人体机制,并发现尿石素B可阻止这种病毒感染

这是首项证明安第斯病毒能在人类肺部类器官中高效复制的证据,揭示了这类病毒的多样性和危险性。

2025-08-28

Bioact Mater:载双金属簇的树突状介孔二氧化硅颗粒可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策略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ph依赖的DMSNs系统,装载了cu掺杂的簇酶,旨在通过清除ROS和防止炎症环境中YAP的降解来保护关节软骨细胞。

2024-10-27

蔡宇伽/洪佳旭团队开发基于病毒样颗粒的新型基因编辑递送工具,为亨廷顿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研究团队表示,RIDE 系统的成功开发为亨廷顿舞蹈症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并有望在未来应用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治疗。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