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开发出可以检测炎症反应的新型纳米颗粒
2012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炎症是人类许多疾病,包括从感染到神经变性疾病等疾病的一个重要标志物,组织中的化学平衡被打破会导致机体活性氧(ROS)的积累,如过氧化氢的积累,这将最终促使机体发生氧化性应激和相关的毒性效应。 尽管一些ROS对于细胞信号通路和机体的防御机制非常重要,但是ROS也是许多疾病的指示物,如心血管功能障碍等疾病。
巴西推进航空用生物燃料科研
日前,巴西航空用生物燃料大会日前在巴西利亚举行。大会对在巴西推进航空用生物燃料科研的条件进行了评估,认为巴西拥有大量油脂性、纤维性和废弃生物原料资源,具备推进航空用生物燃料科研的重要条件。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要求,到2050年,航空业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50%,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Nat Med:利用纳米颗粒开发出治疗深层癌症的光动力疗法
2012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的技术有望为开发出一种新的安全而又非侵入式的治疗深入性癌症的方法奠定基础。在副教授Zhang Yong的领导下,研究小组迄今为止已证实在小鼠中,他们的技术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和控制基因表达。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纳米颗粒来开发出治疗深入性癌症的非侵入性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雷迪博士推出顺尔宁(Singulair)口服颗粒仿制药
2012年10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雷迪博士(Dr Reddy)宣布,已在美国市场推出了孟鲁司特钠口服颗粒(Montelukast Sodium Oral Granules,4mg/粒,30粒/包装),该药是默沙东(Merck & Co)顺尔宁(Singulair)的生物等效仿制药。 根据IMS数据,截止2012年7月,顺尔宁口服颗粒在美国的年销售额为6100万美元。
燃料乙醇实现无废水排放
由江南大学和天冠集团共同完成的燃料乙醇沼气双发酵耦联循环新工艺技术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持的项目鉴定。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首次形成了燃料乙醇生产中无工艺废水排放的绿色制造技术,并首次提出了发酵生态工程学新概念,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治理以木薯及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取得了根本性和方向性的突破,其技术路线及工艺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推进产业化实施。
生物燃料的新战略:摒弃先进技术
据位于科罗拉多州朗蒙特的Sundrop Fuels公司称,他们已经在以高难度著称的生物燃料行业上找到了敲门砖。目前,Sundrop Fuels公司正将其对先进技术的研发暂时搁置,取而代之的是建造一个工厂,以供木屑中提炼汽油。为了更容易取得贷款,该工厂将大量使用现有的技术。同时,该公司正打算放弃原定的聚光加热的方法,而是通过使用价格低廉的天然气来制造工厂所需的高温以降低费用。
把垃圾变成可用于制造燃料的糖
生物燃料公司们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有多少生物质可供制造燃料之用。而垃圾的供应总是充足的。 市政垃圾处理商Waste Management近日宣布与创业公司Renmatix达成协议,合作开发利用垃圾生产化学品和燃料的技术。Renmatix拥有一套可把生物质转化为糖类的低成本工艺。
Sci Transl Med:利用优化的纳米颗粒运送药物到大脑
2012年9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大脑是一种很难治疗的器官。在近期刊登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已设计出一种改进的纳米颗粒,当在鼠类和人组织上接受测试时,它能够安全和可预见性地深入渗透进大脑之中。
生物燃料战略导致全球粮价暴涨?
导读:专家指出,全球粮食储备已从2010年的1.75亿吨下降到目前的1亿吨。另一方面,生物燃料每年却要“吃掉”1.5亿吨粮食。如果停止其生产,全球就有足够的粮食储备,粮价也不会暴涨。即使将美国种植的全部玉米和大豆都用来生产生物能源,也只能满足美国汽油需求的12%和柴油需求的6%。 德国民间机构“粮食监督委员会”干事长蒂罗·博德认为,“生物燃料战略是一个威胁人类生存的错误”,主张停止生产生物燃料。
南澳科学家意外发现可制新型生物燃料的超级藻类
南澳科学家表示,一种他们称之为超级藻类菌株的偶然发现,可能会导致新型生物燃料的产生。 南澳研究与发展研究所(SARDI)花了6年时间,在全南澳和大澳大利亚湾藻类收集藻类。而最特殊的具有商业潜力成为一种燃料的菌株却不是收集到的,而是偶然出现在研究人员纳亚尔(Sasi Nayar)博士阿德雷德实验室的一个烧杯里。 纳亚尔博士表示这项新发现最独特之处是它的商业潜力。